行业丨何为产业社区?产业园区的“高阶”玩法!
图:国科健康(东乡)产业园效果图
在早期的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普遍以基础设施投资和招商引资为重点,忽略产业园生活、生态功能,导致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对割裂,制约了园区产业的升级和向更高级形态的发展。随着城市转型、产业升级等因素驱动,产业社区应运而生。
「 何为产业社区?」
产业社区是以产业为基础,融入城市生活等功能,产业要素与城市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集聚区。其区别或进步于工业园、产业园区之处在于,产业社区将产业反映的空间形态与城市的各个层面融合起来,企业生态更多元、空间更开放、社群交流更活跃,是未来产城布局的创新空间模式。
产业社区具有“产业”和“社区”的双重属性,通过搭建产业主体和就业人才的社群平台,打造生态、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变了传统产业园区把生产功能作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功能的发展方式。产业聚集了大量就业人才,社区强化了对人才的吸引力,促进产业功能与生活功能的融合发展。
因此,产业社区具有以下特征:
①产业园区的多元功能。产业社区关注人的聚集,因此,产业社区的功能更加多元。除生产功能外,还包括景观绿化、商业、文化娱乐、居住、体育休闲等功能,为生产者提供宜居宜业的社区环境。
②社群属性突出。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企业沟通、产业发展、人才交流等提供技术支撑,形成物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交织的网络,产业社区内外部交流更频繁,进一步激发产业创新发展。
③空间更为开放。摒弃传统园区封闭的发展理念,产业社区更强调空间的开放性,以促进产业园区内部的要素与外部环境的交换、交流,地理边界模糊。
④注重产业链的搭建、产业生态的形成。产业社区除了生产型企业,更强调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和产业生态的形成。首先,通过引入产业链上游的研发、设计,下游的销售、金融等服务,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价值链的提升;其次,积极引入商务服务、金融、咨询等相关企业,通过完善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以构建产业生态,有助于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和聚集效应,促进产业群的良性发展。
「 建设经验借鉴 」
国内外纷纷开展由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转型的建设,基于当前现实与国外产业社区建设的成功案例,应该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借鉴成功模式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强生活设施建设,提高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契合度。加快建设人才公寓、品牌商场、大型超市、电影院等生活配套设施,增加娱乐公共设施,提供居住、购物、餐饮、娱乐和休闲等功能;增加教育、医疗和体育等设施场所。
②产业社区氛围的营造。除了硬件设施的配备,产业社区应更重视社区的氛围营造,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重视产业社区物理空间的设计、居住舒适度的打造;加强区域创新机制的建设,激发创新动力;加强社区管理制度,与企业建立良好深层次互动,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等。
③注重产业链式发展和产业生态的打造。产业社区不仅是产业资源在空间上的简单汇聚,而是更注重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互补,将产业链上的研发、生产各个环节有机串联;加快引进信息咨询、创新科研平台、金融业务等企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资本链的融合,形成有序的产业生态圈。
④打造产业创新中心。积极布局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加强科研院、高校、企业三方之间的协作,统筹创新主体的利益诉求,打破三方主体的合作桎梏,构建创新生态;深化与国内外创新主体合作,整合、联合国家和地方创新平台,构建长期稳定的协同创新网络;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扩散新技术、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新产业。
来源 |中产网
编辑 |阿杜
审校 |阿泰
转自 |微信公众号@宏泰发展
清远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健康旅居胜地的重点建设城市,在产业社区的发展上,有着重点建设的需求与基础。清远阳山生态园,以打造未来的旅居胜地,与本地特色环境相融合建设新的产业社区。清远阳山,粤港澳大湾区健康旅居胜地,国家产城融合生态示范县,以广清一体化发展为切入口,加快“入珠融湾”的步伐。随着清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步伐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和广清一体化战略深入实施,以及外部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阳山对外开放程度、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巨大,蕴含着无限商机!起售面积:20亩起(工业土地指标充足)。招商热线:400-1620-628.
【备注】中工招商网(www.zhaoshang800.com)依托庞大的线下实体运营体系,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产业园区投资咨询、策划顾问、营销推广、招商代理、园区运营的O2O一体化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