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园区资讯 > 苏州工业园区:“走出去”背后的意义

苏州工业园区:“走出去”背后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4-09-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1148
      当汽车驶过硕大的“苏滁现代产业园”字牌,映入眼帘的是横平竖直、合理规划的路网,路边的花草郁郁葱葱,它们见证了苏滁现代产业园二年多的成长脚步。

  “新实践,新探索。” 中新苏滁开发有限公司总裁唐研哲用这两个词来概括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苏滁现代产业园是苏州工业园区走出去的又一个项目。

  开发建设20年,苏州工业园区已经从发展初期的学习借鉴、要素集聚为主,进入了辐射带动的新阶段。眼前的苏滁现代产业园只是园区走出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已形成了输出经验为重点,辐射带动、共同发展的品牌特色。苏州工业园区的走出去、辐射带动已形成了鲜明的三个层级。

  首先是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这主要体现在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带动园区周边乡镇发展。园区率先把亲商理念、政策创新、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扩展延伸到周边乡镇,极大地带动了乡镇的发展。

  其次是探索跨区合作,扩大辐射带动效应。2012年苏州工业园区与苏州相城区合作建立了“苏相合作区”,以园区负责开发建设为主,在苏相合作区内尝试园区开发理念、开发模式的输出和应用。两年多来,在近50平方公里合作区内已引进项目76个,总投资近百亿元。

  “苏相合作区实现两区的资源共享,并主要发挥苏州工业园区的资源、品牌效应。”苏相合作区党工委副书记潘春华表示,园区和相城是一脉相承,合作区旨在通过园区把相城区提升一大步。

  苏滁现代产业园是苏州工业园区走出去的第三个层级,即拓展输出渠道,促进共同发展。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以多种模式先后参与援建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的,在江苏省内分别与宿迁、南通建立了苏宿工业园和苏通科技产业园,以市场化形式与安徽滁州建立了现代产业园。

  尤其是苏宿工业园区,经过7年建设,全面移植苏州工业园区经验,已完成10平方公里高标准基础设施,引进各类项目投资150亿元,2013年实现业务总收入67.5亿元,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公共财政收入2.62亿元,连续4年位居江苏省共建园区考核首位。

  作为中新两国的合作项目,竞争力固然是衡量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但关于“成功”,早在合作之初,新加坡前内阁资政李光耀就确立了这样的标杆:“不在于引进多少项目,而在于能否把新加坡积累的社会公共管理经验、经济管理经验通过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介绍给中国。”

  无疑,这样的“标志”更具深意。

  实施“走出去”战略,与硬件相比,苏州工业园区更注重“软件”输出。

  行走在苏滁现代产业园,远远望去,唯有一棵大树孤独地挺立在工地上。唐研哲说,这棵银杏树已有400岁,在大开发中,被保留下来,并专门为它打造了一个银杏公园。

  在唐研哲看来,对于苏州工业园区先进经验的借鉴必须因地制宜。因此,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尤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他相信,银杏公园必将成为滁州的新地标。

  苏州工业园区“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成功带动了合作区域实现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发展,但如何“走得快、走得稳、走得好”却是一个需要长期摸索、不断付出与积累的过程。

  “在苏通科技产业园设立之初,管理团队没有任何招商经验和招商渠道,”江苏南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周少华说,“苏州的招商团队来到南通,带来了一整套的成熟经验、评估体系、既有的合作伙伴和项目,几乎是手把手地一路教过来。”

  7年来,苏宿工业园的成功实践为江苏省南北合作、区域协调发展探索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展示了多方共赢的美好愿景。

  现任宿迁市副市长、苏宿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方文浜认为,对“软件”的移植是苏宿工业园实践产生的最重要经验之一。苏宿工业园的合作共建并不是简单地单向输血、送干部、给项目,而是全面输出经验理念的模式。

  说起“走出去”,苏州工业园区其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李光耀曾指出,“苏州工业园区只是一个开始。这种合作不仅是与苏州的合作,未来,也要在中国更多的地方以及更广阔的领域积极复制与发扬”。

  今天,这一预言正在成为现实。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