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投资开发 > 正文
惠州仲恺高新区:引领惠州产业快速发展
中工招商网 2013-11-13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未知  浏览:
    交通高峰期,行车在路上,打开互联网,搜索最新路况,并与附近车辆隔空对话,避免因信息不畅而被堵在路上;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也能享受私家车一样的便利,如可在出门前即时了解公交车、出租车到达信息,便于在准确的时间出门乘车;

  下班路上,操控设置家中空调、电饭煲、热水器的开启时间,一回到家,就能享受舒适环境……

  这些场景并非科幻电影,而是惠州仲恺高新区依托强大的云计算智能终端产业,为我们正在打造和推广的“智慧生活”。在今年惠州市举办的云博会上,惠州仲恺高新区展示了模拟的“云课堂”、“云书包”、“电子教育券”等云产品。而惠州仲恺高新区“教育云”、“医疗云”、“政务云”和“社区服务云”,今年已分别在惠州陈江中学、惠环中学、潼侨医院、区行政服务中心进行了试点推广。

  近年来,惠州仲恺高新区依托终端产业优势,以TCL集团、德赛集团、华阳集团、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惠州科锐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惠州雷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元晖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以发展云计算和终端相关产业技术为重点,形成了以平板显示、移动互联网、LED、新能源及云计算应用为主导的“4+1”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并在原有“4+1”产业基础上,把智能装备制造业作为做大做强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新增长点,加快谋划建设数字装备产业平台。目前,惠州仲恺高新区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9家、高新技术企业63家,收入超百亿元企业3家、超亿元企业55家,全国电子百强企业4家。

  今年6月,惠州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从全国74家申报单位、41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首批十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单位之一。

  想象空间有多广阔,未来云计算智能终端产业空间就有多大。下一步,惠州仲恺高新区将以建设“现代创新型、生态城市型”高新区为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园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云”与“端”融合 引领惠州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惠州仲恺高新区突出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优势,以“慧云计划”引领产业发展趋势,促进实现“云”与“端”的融合,以云应用服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云应用的模式创新提升终端产品的附加值,以云标准的制定突破行业技术的标准限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惠州打造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惠州仲恺高新区自2011年5月率先发布并启动“慧云计划”以来,与微软、太极、曙光信息、甲骨文(中国)、金蝶(中国)软件、悠视网、中望龙腾等10家企业就云计算中心、数据库云、软件服务云、政务云、云设计等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园区企业华阳通用联合TCL集团、德赛集团、九联科技等13家企业,与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在广东省率先组建了广东省级云计算应用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目前,惠州仲恺高新区正式开通政务云、教育云、医疗云“三朵云应用”,并与微软、太极公司合作建设了云计算中心,一期工程已完成,并在园区内部署实施了“教育云”、“医疗云”、“政务云”和“社区服务云”,今年分别在陈江中学、惠环中学、潼侨医院、区行政服务中心进行了试点推广,模拟“云课堂”、“云书包”、“电子教育券”等云产品还在云博会上进行了展示。

  目前,惠州云计算中心的安全性能、稳定性能等指标已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赛宝实验室的达标检测,放在该云中心运行的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物流寄递使命登记信息安全监管中心”项目今年12月将正式上线。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和北斗导航技术的应用,云中心将引进一批重大项目落地,预计3年内可带动投资100亿元。

  创新体系 加快推进政产学研合作

  惠州仲恺高新区作为惠州高新技术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承载着惠州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梦想,也成为惠州市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

  大力推进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惠州市的一大法宝。惠州仲恺高新区大力发挥财政投入杠杆作用,加快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目前落地的创新平台包括:“省级云计算应用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粤港合作二次创业示范园区商业模式研究院”等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相关研究项目。此外,园区与TCL、元晖光电等当地明星企业合作共建的“智能终端与系统平台开发中心”、“光学设计中心”、“移动互联智能终端产品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相继初步建成。目前,惠州仲恺高新区已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设立了海外联合创新平台,正在联合TCL集团、华阳通用、德赛西威等车载终端龙头企业以及中国联通等电信公司着力推进“车联网联盟”,中国电子学会与惠州仲恺区高新区管委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拟将其“车联网发展研究中心”落户在高新区。

  产城融合 惠州加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

  在惠州仲恺高新区领导看来,“产业集群”与“产城融合”是相互带动促进的。惠州仲恺高新区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以城市建设支撑产业发展,产城融合互动,实现产业、城市、人之间持续向上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产城融合”,近年来,惠州仲恺高新区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做好规划编制,对行政中心区和五一大道、新华大道等“四横四纵”主干道沿线片区进行了专项规划编制,优化完善液晶、移动互联网、新能源、LED四大专业产业园和“慧云”生态创意产业园。其中,慧云生态创意产业园占地面积3.9平方公里,云计算中心二三期将设计安装在园区内,届时将打造成为国内乃至世界领先以云计算应用为代表的高端信息服务、内容服务专业园区。

  城市建设带动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惠州仲恺高新区孵化面积超2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00家,并将孵化器的触角延伸到了北京中关村和美国波士顿,各实现孵化面积1500平方米。在园区内设立了“恺创”、“恺萌”、“恺惠”、“东江鹏德”、“伯乐财富”等7支风投基金,募集资金近15亿元;启动了优质上市储备企业资源库,实现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在园区内的正式运营。

  今年,惠州市政府为加快实现广东省委提出的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目标,重点加大了对惠州仲恺高新区的建设支持力度,利用仲恺潼湖湿地大投入、高规格、高标准的规划建设“潼湖智慧城”,其中规划了留学生创业园、高校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工业设计院、大企业研发中心和科技与金融服务中心等创新载体,推动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新的腾飞。

  近日,惠州市与韩国共建的惠州中韩科技园项目也将落户惠州仲恺高新区。

  聚集人才 完善创新创业团队激励机制

  新时期,经济发展要靠科技,科技的发展要靠创新,而创新需要人才。为此,惠州仲恺高新区部署“恺旋人才计划”,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一方面加大高层次人才激励引进力度,例如在制定实施《创建“人才特区”实施意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引进扶持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建立了创新创业团队(人才)激励机制,今年安排人才专项基金2000万,表彰了一批产业领军人物和团队。

  此外,为了吸引有创新意识和创业激情的在校大学生带着优质项目到高新区创业,惠州仲恺高新区今年启动了“创业苗圃”工程,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资助、场地补贴、创业培训、社保补贴等服务,对大学生科技创业项目提供预孵化、创业指导、创业实训等服务,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在园区自主创业。目前园区正制定出台《关于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见》及《大学生创业服务指南》,形成大学生创业服务的长效机制。

  “仲恺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也成为惠州仲恺高新区聚集高端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园区连续3年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港台地区等地定期举行专场“创业引智推介会”,启动覆盖欧、美、亚核心区域的引才网络,先后引进美国、加拿大及我国台湾等信息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团队近10个,海外留学人才14人,并成立了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中心,提供落户、子女入学、社保医疗等一站式服务,为打造人才特区奠定坚实基础。

  体制改革 为集群建设夯实基础

  2010年,惠州仲恺高新区启动体制机制创新,高新区被赋予履行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县级行政管理权限,高新区面积扩大到32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增加到50万。

  在扩区改革之后,惠州仲恺高新区继续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引向纵深领域,进一步完善区直部门结构和行政运行体制。一方面,进一步理顺区直部门内设机构和职能,以及高新区与各园区、各镇(街道)的职权,完善组织结构和行政运行体制,加大权利下放力度,促进区、园区、镇(街)权、责、利相匹配。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科学的财税利益分配机制,将财力向镇(街)、村(居)倾斜,带动居民增收致富。

  此外,惠州仲恺高新区还进一步理顺行政审批流程,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推行“注册易”、“网上办事大厅”、“并联审批”等,提高审批效率。今年上半年,园区共清理压减调整行政审批事项316项,平均时限压缩率达55%以上。截至10月22日,行政审批系统中共受理3947宗,网上申报业务总数3434件,网上受理率达87%。

  系列体制改革为惠州仲恺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快速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惠州仲恺高新区成为惠州市乃至广东省体制创新的先行区。

  对话惠州仲恺高新区区委常委、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周章玉

  惠州仲恺高新区:从终端制造聚集转变到智慧装备聚集

  近年来,惠州仲恺高新区围绕建设现代创新型、生态城市型高新区这一核心目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狠抓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不久前,惠州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被科技部认定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单位,使惠州仲恺高新区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在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方面,惠州仲恺高新区有哪些做法和思路?下一步有哪些战略措施?与惠州仲恺高新区区委常委、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周章玉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问:目前针对惠州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惠州仲恺高新区主要工作重点有哪些?

  答:惠州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单位,是国家对惠州近年来加大力度推进云计算产业集群建设工作的肯定。

  目前园区的重点工作,首先是继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档次。目前,惠州仲恺高新区已培育出平板显示、移动互联网、LED、新能源及云计算应用等5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行业。“4+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成为惠州仲恺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其次园区要加大措施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及企业家。惠州仲恺高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基础。2000年,科技部提出要打造“科技新城”,这个概念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不仅要有园区,还要有一批创新型人才留下来,这就需要园区具有城市功能。惠州仲恺高新区不断调整思路,提出打造科技新城。经过3年努力,现在科技新城已初具规模,有了完善的城市功能,这既是国家宏观战略的具体实施,也是惠州仲恺高新区的使命。

  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 让仲恺脱颖而出

  问:为什么惠州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今年能从全国几十家产业集群中脱颖而出,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2011年科技部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选择了41家单位作为试点(培育)对象,惠州仲恺高新区成为首批培育对象之一,从几十家创新型企业集群中脱颖而出。可以说,惠州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能得到认可,与惠州仲恺高新区的战略选择是分不开的。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惠州仲恺高新区的现有产业基础本身很有优势,惠州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无论规模还是技术水平,目前都处于全国前列。例如三星手机作为全球手机销量之王,去年销量4.1亿台,其中1.3亿台是在惠州生产的。去年全国手机销量16亿台,惠州仲恺高新区的手机生产量就占到2.5亿台,这个市场份额是相当可观的。显示终端也是惠州仲恺高新区的一大品牌,以TCL液晶显示为代表,无论是规模还是研发实力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正是因为有这么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才使惠州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脱颖而出。

  “4+2”战略 让“产业巨人”有魂魄

  问:我们注意到,惠州仲恺高新区从致力于建设“4+1”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到后来将打造智能装备制造业加进来,提出要打造4+2体系,这主要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答:经过20年发展,惠州仲恺高新区形成了以平板显示、移动互联网、新能源、LED和云计算为主导的“4+1”产业体系,其中,“4”是硬件,“1”是软件。而梳理这十到二十年的发展发现,这个“巨人”却是“缺精少魂”的,因为整个产业体系中,核心技术不在园区的手上,这就是惠州4+1体系的短板。

  因此惠州仲恺高新区转变思路,依据自身产业优势,在原有平板显示、移动互联网、新能源、LED和云计算为主导的“4+1”产业基础上,把智能装备制造业作为做大做强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新增长点,加快谋划建设数字装备产业平台。园区从仪器仪表等检测设备入手,对产业结构进行引导调整,培育自己的产业优势,让惠州仲恺高新区从终端制造的聚集,转变到智慧装备的聚集。

  数 字

  1420.3亿元   今年1-9月,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总产值1420.3亿元,同比增长32.2%,占惠州仲恺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9.5%。其中,平板显示282.7亿元,移动互联网1085.4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5.8%和60.8%。

  1617亿元   2012年惠州仲恺高新区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91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617亿元,同比增长30.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1.3%。

  1500平方米   目前,惠州仲恺高新区孵化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00家,并将孵化器的触角延伸到北京中关村和美国波士顿,各实现孵化面积1500平方米。

  15亿元   惠州仲恺高新区在园区设立了“恺创”、“恺萌”、“恺惠”、“东江鹏德”、“伯乐财富”等7支风投基金,募集资金近15亿元。

分享到: 更多
微微移动应用智能云平台
产业园区策划方案
中工招商网官方微信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客服中心|求租求购|业主委托|开放平台|园区全程服务|广告报价|留言反馈|联系我们
客户服务热线:400-8180-628   客服邮箱:kefu@zhaoshang800.com
Copyright © 2012 www.zhaoshang800.com 中工招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9343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