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观点 > 正文
刘烈宏:蓄势高端突破 构建产业竞争优势
中工招商网 2011-07-27 来源: 作者:未知  浏览:
对话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刘烈宏
     

      加强集团管控调整结构推动升级

      刘东:“十一五”期间,中国电子的经营规模、赢利能力大幅增长和提升。2010年你们又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全年的预算目标和任务。请介绍一下做法和经验。
      刘烈宏:正如你所说,从“十一五”的发展来看,中国电子的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2010年年末,营业收入突破1600亿元,而2005年中国电子的营业收入为534亿元,可以说,五年时间再造了两个“中国电子”。取得这样的成绩,从经验看,我认为有3个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第一,制定了很好的新时期发展战略,全面加强了集团的战略引领。发展战略首先明确了“坚持一个目标”,即成为国内一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其次加快实施了“两个转变”,即核心技术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主营业务从产业链中下游向中上游转变;最后重点强调了建设“三大支撑体系”,即科技体系、人才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按照国资委的要求,我们不断完善发展战略,并推动所属企业按照集团的发展战略制定企业规划,并且滚动实施,强化了各企业的主业意识、整体意识、合作意识和协同意识,达到思想的高度统一。可以说,清晰的战略导向对中国电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2009年,中国电子成功切入并布局平板显示产业领域,确立了中国电子在国家平板显示产业上游的优势地位;并购了冠捷科技,使中国电子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器研发制造商。初步形成了从驱动IC、关键元器件、面板,到显示器和液晶电视的较完整的产业链,在全球产业地位显著提升,有力地推动了集团公司加快向国际一流企业迈进的步伐。此外,我们还非常重视科技创新,通过加大科技投入,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
      第三,加强战略控制型母子公司管控体制建设,强化集团总部“产业发展司令部”的职能。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集团所属企业都从各自生存发展考虑,按照各自的发展模式独自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集团相对较散,突出表现是资源散、结构散、思想散,无法形成综合竞争力。因此我们在制定战略的同时全面加强了集团总部战略管控能力建设,一是加强了战略引领作用,用中国电子发展战略规划领跑各企业的发展。二是加强了干部的任命和薪酬的绩效考核。三是加强了财务监管和资金的集中管理。四是加强了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五是加强了企业文化建设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以上5个方面的战略管控,推动集团向既定方向和目标发展,实现了中国电子“十一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
      刘东:你是中组部首次面向全球公开招聘的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总经理。上任两年来,你带领经营班子做了哪些创新性的工作?
      刘烈宏:中国电子历届领导班子都是勤勉尽职的,对中国电子的发展也都有显著贡献。基于这样厚重的历史责任感,我们这届经营班子,结合当前企业发展特点,近两年更加重视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结构调整,以及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我们按照中央要求,立足于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的积极探索,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全力以赴推动“两个转变”,进一步突出主业,发挥了中国电子作为中央企业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我们制定了平板显示发展战略,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集成电路板块在核心业务不变的前提下,从制造业为主调整到以中高端设计为主;软件板块以国家信息化重大项目为牵引,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巩固和发展了国内一流的系统集成商的地位;计算机板块正在向专用整机和核心零部件方向发展,全方位提升先进制造服务能力;同时,围绕云计算、LED和汽车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领域,开始积极布局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企业结构调整方面,我们加强内部整合重组,精简企业数量,压缩企业管理层级,企业组织结构逐步优化,总部的管控能力逐步增强。过去中国电子大大小小的企业将近1000家,这几年减少了510家。这个过程我们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针对效益不好、投资低效的企业,在开展一般意义上的关停并转的同时,从去年开始按照专业分工进行企业重组。例如南京地区的企业重组,中国电子过去在南京地区有近200家企业,平均每家企业的资产还不到3000万元,完全不符合集约化经营和中国电子发展的战略要求。我们把这些企业按照“一个集团、两个上市公司、二十个专业公司”的思路进行调整,调整力度比较大,已取得显著成效。第二个阶段,我们按照“同一个专业一个公司”的思路,从集团层面加大调整工作力度,把原来分散在若干个企业的同类业务资源全部集中到一个专业公司,目前看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国有企业原有的包袱、困难、矛盾纠结在一起,难度更大。但是,按照中国电子“十二五”规划和董事会要求,未来5年,我们将把二级企业调整到30~35家,整个企业的数量控制在400家以内,这是我们这届经营班子必须完成的任务。
      在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方面,中国电子针对电子信息产业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顺应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形势要求,大力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充分发挥资本运作平台的作用,吸引技术、市场、财务等各类战略投资者,运作了一批重大项目,大大促进了资源的聚集,使我们以较小的资源代价,撬动了比较庞大的资源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并且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做法和经验。
      刘东:中国电子制订了“力争2012年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IT企业,综合实力进入世界500强”的战略目标,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充分竞争性行业,融合、重组步伐加快,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你们将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实力?
      刘烈宏:中国电子作为我国民族信息产业领域的重要成员,面对充分的市场竞争,我们的压力和挑战是无时不在的,一是来自国际一流IT企业的竞争,他们技术、规模、资金实力强,而且具有把技术、规模、资金的优势转化为定价权的巨大能量;二是来自于新生经济力量的竞争,电子行业的特点是渗透力强,没有门槛限制,所以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和一些重点行业、企业都把电子信息行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庞大的多层面的投资引进使中国电子的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要不断提升中国电子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必须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切实加强科技投入,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这几年我们对科技投入要求很高。在软件、集成电路和高新电子领域的企业科技投入都超过了年营业收入的10%。通过创新来保持优势,占据领先地位,这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要在着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的基础上,积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要通过不断加强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合资与合作,巩固和打造我们在世界产业分工中的优势。同时在合资合作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避免过去引进一代技术,又引进下一代技术的弊端,积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最近我们在平板显示、LED和动力电池等领域都采取了这一发展方式。
      第三,要大力引进人才,集聚创新的要素,同时,以相应的体制机制与之相配套。按照中组部、国资委的要求,我们非常重视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董事会2010年下达指标要求引进1名“千人计划”人才,但经过我们的努力,2010年全集团引进了3名。同时,我们建立了海外人才创新基地,把集成电路和软件作为创新基地的突破口。

      加大重组力度发挥产业协同效应

      刘东:中国电子近几年快速增长,得益于围绕主业进行的兼并重组。比如,中国电子通过对冠捷的并购,在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上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你们是否会进一步加大对跨国公司的并购力度?
      刘烈宏:国资委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打造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中国电子也在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但是我们第一步是要进入世界500强,第二步是国际化发展。
      国际化发展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推动我们所属企业“走出去”。并购冠捷后,我们非常重视冠捷在全球的资源分布,冠捷今年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去年开始推动的全球资源的布局,例如在波兰、俄罗斯、墨西哥、巴西都建立了海外生产基地,并扩大了生产规模。二是根据中国电子发展战略的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海外并购方面我们要有所作为,将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几个方面,进一步开展国际化的并购。
      刘东:从目前市场上来看,为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已经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国电子的产品线比较全,并且正在加强集团战略管控职能,推进事业本部管理体制建设。你们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产业协同效应,提高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能力?
      刘烈宏:从世界竞争的潮流来看,大企业竞争的一个关键,就是构建产业链的综合竞争优势,从而形成“瀑布效应”。而中国电子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正在于此,中国电子在信息化系统的软硬件平台方面都有相当的产业实力,可以围绕为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更好地把各类资源整合在一起,从而在全产业链上占领价值链的高端,通过垂直整合形成整体产业链的竞争优势。这两年,我们把6大业务板块中的关键资源进行匹配,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方面有了重大进展,中国电子整体优势日益凸显。例如,过去依靠国家的“909”工程,建立了上海华虹NEC,并且培育了一批像华虹设计、中国华大这样的设计企业,使设计和制造形成了良性互动,带动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我们在平板显示方面,通过做“屏”,带动LCD的驱动、控制、接口,包括电源电路等整体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也带动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我们在深圳地区加强计算机与移动终端企业间的协同,围绕新的物联网的需求,开发新的智能终端。
      再有,我们愈加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随着云计算、智慧城市等的兴起,靠单个企业的力量,已经很难在全产业链的竞争中独占优势,每一家企业,包括一些跨国企业,都不能独自做出满足客户需求的完美的解决方案,而必须通过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产品和系统集成层面联合创新,才能成功。目前,中国电子全力加强了与国际、国内相关企业的合作,已经在产品合作、业务协同方面有了良好开端。例如中国软件具有贴近市场、贴近用户的优势,掌握集成创新的主导权,由中国软件牵头与国际、国内企业进行合作,可以把我们的相关产品构架在这个体系上面,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刘东:根据我们的了解,IBM、微软等跨国公司,正在通过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合作,积极参与我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电子将如何在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逐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增长点?
      刘烈宏: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国家队,我们非常重视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建设。在“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中,我们提出了“一纵一横”产业发展思路,纵向围绕产业链推动上下游配套协作,提升关键核心环节和整体综合竞争力;横向以国家重大信息化应用项目为牵引,不断提升提供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顶层设计、系统开发和综合服务解决方案的能力。我们除了全力以赴继续争取传统的国家主导的“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外,还在新的信息化市场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比如,我们作为技术支撑单位,与新华社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先进的全媒体采集、存储、加工和发布体系,推进国家级新华08项目、新华网、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等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服务。该信息化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为提升集团公司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扩展产品和服务、提升集团组织大项目的能力起到关键示范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另外,我们围绕云计算、云存储和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地方政府合作,用新的思路来建设有助于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云计算中心、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最近我们和西安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来推进西安的信息化建设。

      做强核心产业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刘东:“缺芯少屏”一直制约着我国信息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电子在IC、软件领域规模还相对比较小,竞争能力还不是很强。作为信息技术产业“国家队”,你们如何在上述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刘烈宏:的确,“缺芯少屏”是国内电子行业的主要特点,要解决这些问题,就意味着巨大的投资、巨大的技术和产业发展风险,这需要国家的政策、资金的支持和统筹。当年集成电路产业的长足进步就是来自于国家“909”工程,不仅培育了一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而且使设计和制造企业相互间形成了良性互动。我们的IC和软件这两个板块在过去5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产值翻番。但总体讲,这两个板块的实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下一阶段我们将密切关注智能电视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爆炸式增长带来的机会和挑战,从整个集团产业协同角度,聚焦平板显示产业链关键环节,围绕数字电视、银行IC卡、手机移动支付、智能电视等核心业务,择机与优势企业联合开发相关核心芯片及一体化解决方案,打造“中国芯”和自主可控软硬件平台,大力推动IC、软件领域竞争能力的提升。
      同时,要加大相关业务板块的资源整合和业务重组力度,将按业务属性,整合板块内非上市同质业务,并向平台上市公司注入资产,平台上市公司兼并重组集团外相关业务公司,目标就是要成为国内最大的相关产品和技术供应商,并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刘东:我国将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电子在太阳能电池、LED照明、电动车、云计算、物联网等方面,已经开始布局。在这些领域,竞争将异常激烈,你们将采取什么措施抢占制高点?
      刘烈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我们密切关注并高起点布局新能源动力电池、绿色照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宽带通信和物联网等产业,通过与国内外优势企业的合资合作,有效提升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形成新的增长点。
      在LED领域,我们跟台湾的一家全球最大的LED企业签署了合资协议,准备在珠三角发展LED产业,目标是准备通过5年的时间,建成全国最大规模的LED研发生产基地。同时,围绕LED产业链布局,建设蓝宝石外延片生产基地。
      在太阳能电池产业链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布局也相对完整的情况下,中国电子精心选择该产业的切入点,结合自身优势,确定以太阳能电池逆变和控制领域为太阳能电池产业的突破口,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在新能源电池方面,围绕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需求,我们在武汉成立了中国电子新能源动力电池研究院,积极投入新能源动力电池的研究开发。我们将在未来5~10年内不断投入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最终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以配套国内动力电动汽车的需求。
      围绕新能源和新材料,按照延伸产业链的整体规划,我们将在贵州建立电池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
      围绕云计算、物联网我们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开展了重大课题的研究。我们把加强合作作为重要的突破口,通过同国内一流软硬件企业的合作,在昌平中国软件园建立了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和云计算技术未来应用演示体验中心。
      刘东:在中国电子重点发展的6大主业中,你们将加快发展现代电子商贸与园区服务业务板块。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现代电子商贸与园区服务业务的内涵?
      刘烈宏:现代电子商贸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理解:第一,我们是市场竞争性企业,很多产品和服务要通过商贸的形式来体现,它是产业链的一个环节。中国电子在进出口、电子商贸、物流等方面原来就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们更加关注其发展。从整个产业链而言,它处于价值链的前端,“微笑曲线”的前期是研发,后期就是营销,它能够更好地实现中国电子的产品和技术的价值。
      第二,信息技术的重大建设项目现在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并不是单纯的商品贸易,有些是通过工程来带动的。例如我们在南京建设的液晶面板6代线就是一个巨大工程,系统设计、厂房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的信息技术含量都很高。
      第三,国家要求国有企业“走出去”,“走出去”有很多种方式,可以把产品卖出去,也可以把产业放到国外去做,或者承担国外重大的工程建设。在承担国外的重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投入我们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这是一种重要的产业形态,能通过重大项目提升我们的系统集成能力。
 &n

标签:人物观点  产业经济  
分享到: 更多
微微移动应用智能云平台
产业园区策划方案
中工招商网官方微信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客服中心|求租求购|业主委托|开放平台|园区全程服务|广告报价|留言反馈|联系我们
客户服务热线:400-8180-628   客服邮箱:kefu@zhaoshang800.com
Copyright © 2012 www.zhaoshang800.com 中工招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9343号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