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人物观点 > 李凤亮: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成文化产业发展驱动力

李凤亮: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成文化产业发展驱动力

发布时间:2015-01-14 来源:南方都市报 1884
  作为主办方之一的深圳大学,已连续三年参与举办2014文化科技创新论坛,赢得海内外文化领域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好评。论坛结束后,记者专访了深圳大学副校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筹)主任李凤亮。
 离设定的目标越来越近
  《文化广场》:文化科技创新论坛已连续三年在深圳举办,作为主办方代表之一和主要发起人,请您介绍一下当初发起举办此论坛的初衷和愿景。
  李凤亮: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已成为推动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驱动力,它不断改变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成为催生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的主要因素。可以说,缺乏科技自觉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不仅落后,也没有前途。2011年,深圳大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内在机理与战略路径研究”立项,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文化科技融合的进程日益加速,对深圳这样的新兴城市文化产业能级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从全国来看,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广度、高度、深度、跨度也还存在很大不足,而文化科技融合的机理、路径等也值得进一步检讨。
  为此,自2012年起,在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的指导下,深圳大学和深圳市委宣传部、南山区人民政府共同发起举办“文化科技创新论坛”,旨在打造一个汇集发达国家及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文化产业政产学研的交流平台,推动我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三届办下来,思路也更加明确,就是着力打造文化科技融合的智库平台。因为文化科技融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命题,目前来看,实践走在理论前面,科技走在文化前面。当代社科研究出现了对策化、跨界化、国际化的转向,作为一个学术性论坛,它能承担的其实有限,但如果明确思路,紧密追踪学界、业界、政界有关文化科技融合实践与思考的前沿,推动政产学研的深入互动,或许可以走出一条新型智库平台建设的路径。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文化广场》:文化科技创新论坛一届比一届在品牌影响力、参与度和主题创新等方面有大幅提升,这是否达到了最初发起论坛的预期目标,三届论坛的主要成果和收益是什么?
  李凤亮:学术品牌的打造其实并不容易,它需要选准正确的主攻方向,需要团队的协同创新,也需要较长时期的孵化培育。三年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但我感觉我们离最初设定的目标越来越近了。如果说三届论坛有什么成果,我想就是围绕着文化科技融合的不同向面,对一些关键命题反复进行思想碰撞和经验交流,不仅使论坛的参与者获得启迪,还通过媒体推广使论坛的思想成果为更广泛的人群所了解。
  平台化作用凸显效果显着
  《文化广场》:文化科技创新论坛在文化领域搭建起一个跨越时空的交流平台,在此平台上碰撞出了哪些创新思想?
  李凤亮:我们对论坛的定位是小规模、高层次、前沿性、国际化。每届论坛,我们会从文化产业界、学术界、政界遴选不同背景的演讲者,迄今为止,来自十几个国家的百余位嘉宾发表过对于文化科技融合的思考,角度不一,思想多元,形成了有效的对话。每年我们都会确立一个主题,如2012年的“文化科技融合助推产业升级”、2013年的“文化科技创新,提升文化品牌”、2014年的“移动互联背景下的文化科技融合”,大家对文化科技融合如何推动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机制创新作了多方面探讨,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创见。
  《文化广场》:海内外文化业界学者、专家是如何评价文化科技创新论坛的?他们提出了怎样的意见和建议?
  李凤亮:我们很重视论坛参与者和学术界的反馈。总体看,大家觉得“文化科技创新论坛”开创了学术研讨的新型模式。一是聚集“文化科技融合”这一主题,十分明确,不发散,容易形成深入讨论。二是控制主讲嘉宾规模,不搞大而无当的学术大会,而是精选业界、学界、政界对文化科技融合问题实践经验丰富、或学有专长的专家,分成不同议题小组反复研讨,这也符合国际会议的惯例。三是现实指导性强,大家认为论坛没有一般性学术研讨的凌虚蹈空,而是抓住文化科技融合的前沿方向、关键环节和大家关注较多的热点问题,作针对性的讨论,并努力形成一些对策建议,供有关主管部门和产业界在进行管理和投资决策时参考。
  根据专家们的建议,我们邀请了不同国家的来宾,注意吸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政府在文化管理、企业在产品和业态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思考。不同背景的人士聚集在一起,往往会形成非常有趣的对话。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