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厂房百科 > 买厂房不止能生产,原来厂房还可以这样玩儿!

买厂房不止能生产,原来厂房还可以这样玩儿!

发布时间:2019-06-14 来源:知乎 2923

在南非开普敦的维多利亚港,有一栋形态看似单一的混凝土建筑:一栋楼层分明的塔楼,以及42个蜂窝状的高大筒仓,它是蔡茨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


厂房改造3.jpg


这是一个工厂改造项目,由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的建筑设计师 Thomas Heatherwick 的工作室 Heatherwick studio 进行。


厂房改造4.jpg

▲Heatherwick Studio掌门人:素有鬼才之称的Thomas Heatherwick


建筑的前身是Grain Silo Complex谷仓,建于1924年,曾是南非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核心,存储着大量的谷仓货物。在经营了近80年后,于2001年关闭,是开普敦工业历史的一座丰碑,也曾一度是南非最高的建筑物。


厂房改造5.jpg


但谷仓独特的建筑结构几乎无法与现代功能相结合,废弃多年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仅被保留作某种精神象征。“谷仓如同我们的教堂,但我们真的不知道应该用它做什么。”在考虑过农场、停车场方案后,当地最终确定要将其改造为一座艺术博物馆。


德国彪马公司前任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约亨·蔡茨与南非策展人马克·库切已经在非洲当代艺术收藏的道路上行走数年,积累了丰富的艺术作品,两人计划在非洲大陆寻找一处展示本土当代艺术的场所,于是一拍即合,蔡茨艺术博物馆便这样诞生了,首任馆长由马克·库切担任。


厂房改造6.jpg


“由于开普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它在世界贸易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最终选中这座城市作为新博物馆所在地,这也是一个完美的象征。”蔡茨说。


厂房改造7.jpg

▲建筑场地远景


赫斯维克花费了很长时间感受这栋老建筑,思考它对城市的意义。他说:“我们可以轻松地将老建筑推倒,然后重新建造一座巨大的博物馆建筑。但问题是,人们可能只会在建筑外进行自拍,却不进入室内。在一个严重缺乏博物馆文化的地方,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创造引人入胜的室内空间,吸引人们进入其中欣赏艺术。”


厂房改造8.jpg

▲改造后的中庭


赫斯维克想着,或许可以像考古学一样挖出一个空间,于是把一个由混凝土圆筒排列的谷仓结构给生生“挖”出了博物馆空间。


厂房改造9.jpg


谷仓建筑主体包含一栋楼层分明的塔楼和由42 根混凝土筒状结构组成的筒仓,二者紧紧相连。筒仓没有“内部空间”,也没有“楼板”,保留并重新利用这部分建筑成为了此次改造的最大亮点。


厂房改造10.jpg


赫斯维克的整体建筑决策是“揭示结构”,而非“彻底抹除”,他认为原建筑既有的情感、性格和特质非常令人兴奋。他保留整体外观的完整性,通过削减和切割筒仓内部结构暴露出“骨骼”,同时塑造新的空间序列,塔楼则被重新规划。


厂房改造11.jpg


谷仓原建筑表面附有一层米黄色涂料,看上去有些轻飘,赫斯维克认为这是一种“不恰当的表皮”, 于是将其剥除,露出里面厚重、温暖的混凝土肌理,便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灰色外观,这使得建筑内外在材料方面得到统一。


厂房改造12.jpg

▲底部被切割掉的筒仓形成高耸的垂直空间


厂房改造13.jpg

▲被切割后的筒壁形成的私密空间


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外观”是建筑的标志性或纪念性元素,但如何将“内部”变得同样引人注目和令人难忘呢?“我强烈地感觉到需要赋予这栋建筑一个‘心脏’。”赫斯维克说,这个“心脏”源自于这栋老建筑的原始功用—粮食,他们设法找到一颗谷物,将其进行数码扫描后放大到10 层楼高,并基于这个形态进行雕刻。


厂房改造14.jpg


这颗放大的谷物被模拟放进筒仓中央底部,将筒仓壁沿谷物外形进行切割,再把切割掉的“谷物”掏空。这是一种通过解构获得空间的方式,好似在深土中进行挖掘。赫斯维克第一次使用这样的建造方法,但他对此充满信心,甚至调侃道:“我唯一的遗憾是不能将那颗切割下来的‘谷物’安放在博物馆旁边的广场上,帮助人们理解空间的正负形关系。”


厂房改造15.jpg


被掏空后的负形空间成为博物馆的中庭,中庭上部还保留着切割后剩下的筒壁,原始筒壁只有180 厘米厚,因失去底部支撑而变得摇摇欲坠。于是建筑师沿原混凝土筒壁浇筑了240 厘米厚的新混凝土层,形成总厚度420厘米的双层筒壁,这样的强度足以对抗地心引力。


厂房改造16.jpg


建筑师对切割后的筒壁断面进行抛光,光滑的表面与混凝土粗糙肌理形成对照。每个筒状结构顶部都装有直径6 米的夹层玻璃,成为一个个圆形天窗,将光线引入中庭,部分圆筒内部则安装了垂直电梯和旋转楼梯,成为联系上下的交通空间。


厂房改造17.jpg


深邃的纵向筒状结构意外创造出完美的声学效果和神圣意味。“它构成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虽与宗教无关,但当我们感受到从顶部照入的灯光时,仍旧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赫斯维克解释道。


厂房改造18.jpg


未切割的筒状结构被整体拆除并改造为展览空间,塔楼下部与筒仓高度一致的部分同样被改造为展厅,博物馆的展厅总面积约6000 平方米,是完全现代化的展示空间。


厂房改造19.jpg



厂房改造20.jpg


它独立于建筑强烈的空间特征,具有自己的空间秩序,纯粹地服务于艺术品展示。除此以外,屋顶花园、艺术品存储保护区、书店、餐厅、酒吧及阅览室也分布于博物馆各处,塔楼上部则被改造为一间精品酒店。


厂房改造21.jpg



厂房改造22.jpg



厂房改造23.jpg



厂房改造24.jpg


赫斯维克将筒仓上部高耸的塔楼设想为一座灯塔,他说:“在构想如何将玻璃融入现有结构时,我们认为不能使用枯燥无味的平面玻璃,那会使人误以为这是一栋办公楼、呼叫中心或是公寓,所以我们针对与现有框架的结合方式进行了反复思考。”


厂房改造25.jpg


最终,受到威尼斯灯饰的启发,赫斯维克产生制造一种凸面玻璃的想法,玻璃嵌入原建筑网格状的混凝土框架并向外鼓出,在形态及质感方面都与原建筑形成巨大的反差。


厂房改造26.jpg


每扇窗都由56块手切的玻璃面拼接而成,高5.5米,凸1米,用钢条连接固定以保证稳定性,远远看去好似一个个可以透光的万花筒,或是夜晚悬于空中的发光晶体。


厂房改造27.jpg


从这里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当代艺术博物馆带着工业精神,厂房的气息,但是其文化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厂房原有的价值了

2017年9月22日,蔡茨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在开普敦V&A码头正式向公众开放。赫斯维克为这栋原本暗淡的建筑赋予某种带有超现实意味的特征,建筑改造演化为一次历史存续与未来创造力的结合,也成为促进非洲大陆博物馆文化发展的强大助推力。

本文作者:archiworld,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