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产业转移 > 爆炸性消息:国家工信部权威公布《产业转移指导目录》 2018 年本!上部

爆炸性消息:国家工信部权威公布《产业转移指导目录》 2018 年本!上部

发布时间:2018-11-29 来源:工信部官网 6251

产业转移是招商引资的重点,全国产业转移的职能主要是工信部承担。2012年7月,工信部部印发了《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2年第31号),对推动产业合理有序转移,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日,工信部部组织对《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进行了修订,形成《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征求意见稿),对全国31个省市区产业转移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小编第一时间选取该版本东部地区上部供参考。

上部


工信部《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8 年本)

2018 年 11 月

2018 年本目录与 2012 年本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一是增加了新兴产业门类。 2018 年本在原有 15 个行业的基础上增加了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装备和节能环保等 4 个行业。二是明确了产业转移的载体。针对优先承接发展产业中的每个条目增加了承接地。三是提出了引导优化调整的产业。全面权衡各地土地资源、环境容量、市场潜力等因素,对现有存量产业提出需要引导调整退出的导向,对未来不宜再承接的产业予以明示。

第一章 全国区域工业发展总体导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贯彻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协调东北和东中西部四大板块,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进差异化协同发展,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构建和完善区域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

一、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七省三市。东部地区区位条件优越,面向国际、辐射中西部,是全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重点承接发展的产业方向:

原材料工业:推动区域内钢铁产业减量化兼并重组,提高精品钢材产品比重,全面提升环保和产品质量水平。做优做强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建设绿色化、规模化、高值化再生金属利用示范基地。有序推进上海漕泾、江苏连云港、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等石化产业基地及重大项目建设。在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和天津等地加快发展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碳纤维、高性能复合材料及特种功能材料、战略前沿材料等产业。推动绿色建材发展,适度发展林产化工产业。广东、福建等地着力推动陶瓷等产业转型升级。

装备制造业: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依托济南、青岛、南京、唐山、江门,做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打造高速列车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集群。发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产业基础优势,全面提升汽车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升级。推动船舶产业向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升级,以上海、天津、广州、厦门、南通、舟山、青岛等为重点,打造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及配套产业集群,建成研发设计、总装建造、关键设备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海洋工程产业体系。做优做强北京、上海、珠三角航空航天产业,加快发展卫星导航系统、飞机总装及零部件制造等产业。以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南京、济南等为重点打造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

消费品工业:重点发展智能节能型家电、环保多功能家具、绿色食品,建设行业共性技术开发平台,构建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和国际化的新型轻工业制造体系。以提升科技含量和打造品牌为重点,推动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建设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织服装技术研发中心、时尚创意中心、高端制造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体系,率先建设纺织、食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培育世界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壮大北京、天津、石家庄、上海、泰州、连云港、杭州、济南、广州、深圳、珠海、厦门、海口等一批医药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生物药、化学药新品种、优质中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

电子信息产业:依托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优势地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基础软件、新型显示、微电子、光电子、新型电子元器件、下一代互联网及高端通信设备、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信息安全等产业。

第一章 东部地区

第一节东部地区工业发展导向

东部地区要率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推动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要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先行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


一、北京高精尖产业创新发展区

依托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未来科学城,加强原始创新和重大技术创新,发挥对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的引领作用。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承载区,辐射带动大兴区、顺义区、昌平区和房山区等区域,围绕技术创新,以大工程和大项目为牵引,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高精尖产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二、天津沿海临港产业发展带

包括天津沿海岸线区域,依托临港经济区、南港工业区、东疆保税港区等重点产业聚集区,利用港口优势和制造业基础,重点发展临海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推进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临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南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沿海临港产业发展带。


三、天津高新技术发展带

依托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滨海高新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合作示范区等重点载体平台,以及东丽、北辰、武清、宁河、宝坻等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形成以智能化、融合化、服务化为特征的高新技术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带。


四、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发展核心区

依托雄安新区建设,坚持高端引领,瞄准当前处于国际前沿领域,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产业,优先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药研发、基因工程、高端医疗设备研发等生命科学

和生物医药产业,先进电子材料、北斗卫星通信导航、信息安全、智能机器人、高端新材料等军民融合产业,工业设计、科技服务、智慧物流等高端服务业,打造高端高新产业集群。


五、河北石保廊创新发展示范区

依托石家庄、保定、廊坊等节点,加快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大数据、生物医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创新发展。重点推进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石家庄国家创新型示范城市建设,通过创新改革政策先行先试,成为引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地。


六、河北张承绿色生态产业带

依托张家口、承德等节点,重点发展绿色食品、高端装备、新型建材、钒钛新材料、清洁能源和冰雪运动装备等产业,推进张家口市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和承德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冀北绿色发展新高地。


七、河北沿海开放发展产业带

依托秦皇岛、唐山、沧州等节点,加快港口经济功能升级和产业聚集,发展海洋经济,培育壮大外向型经济,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食品深加工、海洋装备、现代石化、精品钢铁、生物医药等产业。


八、河北冀中南经济区

依托邢台、衡水、邯郸等节点,重点发展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特色轻工、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


九、上海都市高端服务核心区

包括上海中心城区,重点发展以科技研发、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等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以创新为引领,充分发挥静安(市北)、杨浦(创智、创谷)、徐汇(漕河泾、徐汇滨江)等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作用,集聚创新要素,加快成果转化,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逐步成为原创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策源地之一,引领未来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十、上海中外环融合性数字产业发展环

包括上海内环、中环、外环和郊环,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硬件等融合性数字产业。适合发展的产业既有别于郊区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别于中心城区以商务楼宇为主要载体的高端服务业。


十一、上海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带

包括嘉青松高端产业发展带和沿江临海高端产业发展带。


嘉青松高端产业发展带。推动嘉定、青浦、松江、闵行等区域,依托产业基础,发挥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汽车、装备、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端产业集群。


沿江临海高端产业发展带。推动浦东、宝山、奉贤、金山、崇明(长兴岛)等地区,集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高端能源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端产业集群。


十二、上海产业发展重点区域

着力推动虹桥、世博、临港、张江、紫竹、漕河泾、市北高新区、市西软信园、徐汇滨江等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集聚发展融合性数字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着力推动嘉定汽车、宝山钢铁、金山石化等一批基础较好的传统优势产业基地,重点聚焦改造提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桃浦、南大、吴淞、吴泾、高桥等重点产业整体转型区域,加快区域功能建设,促进整体转型。


着力推动新一轮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化布局,支持浦东集成电路、宝山机器人、闵行新能源装备、嘉定智能传感器、金山节能环保、松江智能制造装备、青浦北斗导航、奉贤美丽健康等产业领域加快集聚,鼓励各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十三、江苏扬子江城市群产业带

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八个设区市。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海洋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装备、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轻工等产业。


十四、江苏江淮生态经济区产业带

包括淮安、宿迁两个设区市和里下河地区的部分县(市)。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绿色有机食品等产业。


十五、江苏沿海经济产业带

包括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市。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高端装


备、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空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海洋工程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海洋新兴产业。


十六、江苏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包括徐州市及周边地区。加快徐州老工业基地改造提升和产业转型,重点发展工程和农业机械、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装备、轻工、食品、绿色建材、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全国知名食品饮料生态发展产业链,建设淮海经济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交易集散中心。


十七、浙江环杭州湾产业带

包括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六市,以提升湾区产业一体化发展、提升产业国际水平为主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进一步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现代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机器人与高档数控机床、航空航天、船舶与海工装备、智能网联汽车、轨道交通、现代物流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绿色石化、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化工和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时尚轻纺等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电子商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工业设计、创意文化等生产性服务业,全力打造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湾区。


十八、浙江温台沿海产业带

以温州、台州为主要节点,充分发挥临港优势,以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特色小镇为载体,打造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无人机、船舶与海工装备、轻工机械、电子信息制造业等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积极改造提升服装服饰、日用小商品、工艺品家具、家用电器、通用机械、包装印刷等传统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两大新兴产业,建设成为能够联动环杭州湾地区、辐射金衢丽地区、呼应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十九、浙江金衢丽沿高速公路产业带

以金华、衢州、丽水三市为主,充分发挥待开发资源丰富和经济后发优势,强化承东启西的经济传导功能,重点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能源、空气动力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发展,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高端机床、高档特种纸等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打造成为浙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走廊和生态屏障。


二十、福建“六湾”产业集聚区

以环三都澳、闽江口、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东山湾区域为依托,发挥港口通道优势,深化闽台产业对接,加快临港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建设成为区域性先进制造业重点区域和龙头地区。


二十一、福建沿海产业密集带

以沿海交通干道为主轴,连接贯穿宁德、福州、平潭、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沿海一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汽车、轨道交通、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等产业,改造提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轻工、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促进闽台产业对接,构建东部沿海临海产业发展带。


二十二、福建沿路产业聚集带

依托港口和交通干线,强化闽东北、闽西南两大经济协作区的轴带辐射作用,带动武夷新区、三明生态工贸区、龙岩产业集中区等沿路产业聚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新型建材、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


二十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六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两个沿海县所属陆域。加快西海岸新区建设,打造青岛中国蓝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海洋经济聚集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支持日照高标准建设先进钢铁制造基地,重点发展钢铁产业(省内总量控制)。


二十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包括东营市、滨州市,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烟台市的莱州市。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推进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临港产业区等各类园区建设,做强高效生态经济品牌,打造竞争力较强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食品、轻工等产业。


二十五、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

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七市。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产业。


二十六、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

包括枣庄、济宁、临沂、德州、聊城、菏泽六市和泰安市的宁阳县、东平县。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大数据、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


二十七、广东珠江东岸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带

以广州、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汕尾等市为重点,着力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配套能力,不断完善核心部件及软件的自主配套,提升终端产品价值链,打造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二十八、广东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

以珠海、佛山、中山、江门、阳江、肇庆、云浮等市为重点,发挥广州装备制造业基础优势及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韶关配套区、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融合互补发展,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产业链,建设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二十九、广东沿海石油化工及新材料制造产业带

着力打造以惠州为重点的石化产业基地,以广州、湛江、韶关、阳江等市为重点的高端精品钢材生产基地,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肇庆等市为重点的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基地,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肇庆、茂名等市为重点的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以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中山、江门、肇庆等市为重点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及战略前沿材料产业基地。


三十、广东环珠江口先进轻纺制造及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惠州等市为重点,着力打造智能节能型家电、环保多功能家具、高附加值纺织服装、绿色食品饮料、保健食品等先进轻纺制造产业基地;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等市为重点,着力打造生物药、化学药、中药、保健食品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


三十一、广东粤东粤西粤北配套产业集聚区

与珠三角地区加强分工协作、错位发展。粤西地区的阳江、湛江、茂名市重点加强与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配套协作,打造原材料、基础件和设备制造产业集聚区;粤东地区的汕头、汕尾、潮州、揭阳市重点承接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电子信息上下游配套产业,并通过承接转移做大做强机械制造、金属制品、轻工、陶瓷、纺织等本地优势产业;粤北地区的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市重点打造珠三角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基地,并依托本地资源和环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三十二、海南“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

包括海口市、澄迈县、文昌市。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美安科技新城重点发展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信息等;老城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海南生态软件园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互联网金融等产业。


三十三、海南“大三亚”经济圈

包括三亚、陵水等市县。三亚科技城重点发展海洋科学研究与教育、深海工程技术与装备、海岛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与应用、深海探测与海洋工程服务、海洋生态环境与保护等深海科技产业;陵水清水湾国际信息产业园重点发展海洋信息、天地一体化信息服务、软件开发及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产业等。


三十四、海南临港工业园区

包括儋州市、东方市等西部市县。洋浦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和油气贸易;东方工业园重点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和海洋工程装备。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