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深圳 > 【湾区利好】轨道和高速重点项目投800多亿!今年大湾区九市交通要投数千亿

【湾区利好】轨道和高速重点项目投800多亿!今年大湾区九市交通要投数千亿

发布时间:2018-09-05 来源:粤港澳大湾区智库 4435

      近期广东省发改委印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重大项目2018年投资计划》,南都记者特别注意到,在交通方面,有关粤港澳大湾区的项目,比重最大,且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工程上。

      另据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大湾区九市在交通基础设施这块,有据可循的广州东莞及珠中江,5市加起来就要投入1649.55亿元。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元年,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首要任务。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国家还是省级层面,对大湾区的交通投入,都将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

      作为重要发力点的交通领域,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接连部署。

      7月初,广东省发改委就印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重大项目2018年投资计划,总投资1.9万亿元,已纳入2018年省重点项目计划部分的有14244.8亿元。

      其中交通网络工程占了大头,除普通公路工程这部分投资为0外,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工程、港航工程加起来总投资额达13011.72亿元。

      从中可以了解到,有关粤港澳大湾区和沿海经济带的重点项目最多,特别是大湾区方面的投资,比重更大,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工程这两方面。

      轨道交通工程这块,共涉及31小项,总投资4807.42亿元,2018年计划投资510.46亿元。里边仅6条铁路方面的投资不属于大湾区城市,也就是说,2018年广东在轨道交通这块,将向大湾区投入434.62亿元。

      高速公路工程方面,共涉及67小项,总投资8058.69亿元,2018年投资计划为878.43亿元;67项投资中,有35项属于大湾区,投资额406.83亿元,接近总投入的一半。

      如果把这两项相加,那今年大湾区重点项目投资额是841.45亿元。但仅仅是重点项目。据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大湾区九市在交通基础设施这块,有据可循的广州东莞及珠中江,5市加起来就要投入1649.55亿元。

      而从去年4月29日公布的《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来看,广东原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安排投资约1.46万亿元。其中,除深圳没找到具体数据外,其余湾区八市原计划加来就要投入14258.97亿元。

      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广东在2018年关于交通方面的投入,和此前的五年计划比,只差那么一点点。这或许意味着,无论是国家还是广东省,都将会对交通建设进行“大提速”。

      据记者获悉,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专项规划正在编制中。届时不知将会给大湾区带来什么利好性礼包呢?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交通为何是大湾区要补的第一块“短板”?

去年7月1日,在习近平主席见证下三地签署的《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中,粤港澳合作的重点领域,首项任务就是要“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内地与港澳交通联系,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去年5月,马兴瑞省长在对粤港澳大湾区部分城市进行交通调研时也强调,要“着力破解广东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珠三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8月19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更是强调,要“举全省之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花巨资投放到大湾区九市,并不是广东省“偏心”。

粤港澳大湾区在仅占我国0.45%的土地面积上,创造了占全国(含港澳)14%的经济总量,是我国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也是国家名副其实的经济核心区。

自从上升为国家顶级战略后,粤港澳大湾区更是肩负着打造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使命,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扮演着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对标世界三大知名湾区的发展路径,经济的融合发展均以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前提。因为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主动脉,区域内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对促进区域物流、资金流、人流和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对提高区域内资源配置的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这方面,粤港澳大湾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课题研究组组长,王福强和他的课题组曾向广东省描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短板:

一是区域对外通道还较为薄弱。目前铁路对外运输能力仍较为紧张,既限制了大珠三角与纵深腹地的经济联系,又制约了大珠三角的辐射空间。

二是区域内部通道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际轨道作为区域一体化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在大珠三角区域发展明显滞后;珠三角东西岸之间的交通连接依然薄弱,影响了区域内相互间联系的便捷性及机动性;珠三角西岸的珠海、中山、江门及澳门至今还没有铁路干线连接。

三是港口、机场未能充分利用。大珠三角区域内港口、机场是我国布局最为密集的地区,资源、能力未能充分利用,大珠三角内部出现一定程度的竞争。

四是跨界交通基础设施衔接不够通畅。目前三地连接陆路口岸的道路以城市道路为主,皇岗/落马洲口岸与广深港高速公路直接衔接,造成皇岗、文锦渡、罗湖以及拱北等口岸后方城市道路十分拥挤;珠三角城际轨道正在加速推进,但与香港、澳门之间衔接项目的进展缓慢;澳门城市轻轨与关闸口岸的衔接方案还没有最终敲定。

故此,作为能实现湾区城际互联互通高度融合的硬件设施——交通,被摆在补短板的重要位置上也就不奇怪了。

投资到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上的资金从何而来?

最近广东省打包广州、珠海、佛山、东莞、中山5市的优质土地储备项目,创新发行总额为341.9亿元的粤港澳大湾区债券,支持大湾区建设,不妨可以看作是一种信号。


湾区交通规划建设四字经:内外兼“修”

      对内,不仅仅是城市通勤的需要,从经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各市还针对重要区域产业创新发展平台,构筑快速交通网络,力求生产要素能优化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对外,则极力争取跨区域甚至是跨境联通项目,进行高效对接。目的有二:要么是辐射影响周边城市,要么是承接先进城市的溢出功能。而更高层面的目标则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与全球对接,把自己打造成国际性的枢纽城市,参与到全球的资源配置中去。

这当中,大湾区九市又有其侧重点所在 

广州

像一只“蜘蛛精”不断吐丝

要织成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自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提出来后,在交通这块,广州可谓是“大赢家”。因为上至国家十三五交通规划下至广东十三五交通规划,都对广州赋予了极大的能量。

      如此可见,作为大湾区四大核心城市之一的广州,除了与省内、国内联通做国家级的枢纽中心城市外,加强与“国际”联系、形成更加开放的格局才是广州的远大志向。这也昭示着,广州还将在国际航运、国际航空这两块上加强投入,提升自身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信息枢纽功能”。像今年的重点项目安排中,广州的港口项目就要投入65亿元,建成港口项目7个。航道项目则投20亿元。

      而规划表明,在“十三五”期间,广州要完成项目180个,投资共计4007.5亿元,助力广州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

深圳

像一只绑得紧紧的粽子

解下绳索到处互联互通

      在国家十三五交通规划中,国家还点名让广州和深圳结成CP,与“北京—天津、上海”“成都—重庆”一道,成为重点打造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GDP逐年增长迎头赶上的深圳,心怀国际梦想,拓展海陆空航线网是可以理解的。但别说“国际”二字,单就国内交通而言,深圳在交通方面的短板,和广州比差的不止是一大截。

      比如从地铁站点分布特征来看,北京呈密集的棋盘状,居第二位的上海为辐射状。第三名广州,形似风筝。而深圳的地铁站点,则是分散状。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另外,像一只绑得紧紧的粽子的深圳,土地紧缺一直是其心头痛。所以,通过互联互通,打开深圳的空间格局是深圳的当务之急。

      深圳现在至广西的铁路,需要通过广州南站转南广铁路。该铁路经佛山、肇庆、云浮,经广西梧州、贵港,到南宁东站。而这条深桂铁路,直接对接中山、江门,进入广西。加上此前能缓解现在厦深铁路压力的杭深高铁的动议,可以说,深圳对外交通的局面和空间就此徐徐打开。 

湾区节点城市

抱紧核心城市“大腿”

借势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

      至于湾区的其他城市,因均处于节点城市之列,所以他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抱紧核心城市的大腿。比如广州的邻居佛山,在广佛共建超级城市的背景下,其交通规划均围绕广州进行布局。当广州抛出一个广州南站,其就赶紧据此打造“广佛环线”工程,包括启动广佛环线城际北段工程(佛山西—广州北段)建设,实现广州南站—佛山西站—白云机场等区域枢纽的快速衔接,借此与广佛连成一片。

      今年以来,佛山不仅公开表示将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快构建面向湾区的交通集疏运体系,还首次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核心城市”这个全新概念。这不仅仅是佛山在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龙头地位给了它勇气,更多的是因为今年佛山西站的建成通车给了它底气。因为佛山西站,佛山一下打开了面向泛珠的门户。除此外,珠三角新干线机场明确落户佛山高明,广佛环线左右半环的开工,让佛山也萌生了借此与广州“共建辐射亚太航空枢纽,共同打造珠江西岸国际航空枢纽此”的美好念想。

      而其他城市也同样在研究如何抓住湾区规划建设的重大机遇,借势让城市交通体系变得更加快速发达。像邻深的惠州,其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李贻伟在市委全会报告上就强调,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是城市开放硬实力的最直接体现。

      为此,李贻伟提出,要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设骨干交通设施的同时,多想办法自筹资金,抓住关键环节,在打通内外快速通道、优化路网连接上下功夫。”

      与此同时,他还支持包括各个县区、镇街聘请专业机构,对现有交通体系进行梳理,更好地设计研究实施,以有限的资源打造更高效率的交通体系,从而提升开放发展的硬实力。比如,从国家级交通干线对惠州的最终带动作用出发,深化研究赣深高铁、广汕高铁、惠州机场、惠州港等与其他交通体系的互联互通。

      李贻伟的思路和要求,相信会引起其他节点城市主政官们的共鸣。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