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产业转移 > 当前我国产业转移要避免五个误区

当前我国产业转移要避免五个误区

发布时间:2014-10-14 来源:人民政协报 913

  产业转移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布局优化的重要抓手。产业转移涉及转出地和承接地的双向对接,必须做好产能与资源,产业发展与结构布局的合理优化,真正实现双赢。为此,建议在产业转移中要避免五个误区:

  首先,产业转移要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不能随意把本地区的传统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转移出去。不少东部沿海地区当前的发展重点趋同化现象严重,都片面追求高端,力图在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上狠下功夫,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总体方向是对的。但是,不能一刀切,要从转出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和发展后劲综合考虑。因此,建议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同时,还不应忽视本地传统工业、特色产业,特别是有市场需求、具有地方特色、能吸纳就业的传统制造业。

  其次,产业转移的路径要避免单一,不能只是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也可在本地区域内(本省市)转移。不少东部沿海地区面积广阔,即使在同一个省内,既有发达地区,也有欠发达地区。因此,在产业转移方面,不能一味强调从本省市向省外转移。建议考虑以产业链和价值链为纽带,把需要调整的相关产业尽可能在本省区域内转移。以江苏为例,苏南经济发展快速,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传统制造业,可以结合省内其他地区的比较优势,向苏北和苏中转移,或者从单个企业向具有产业配套优势的园区转移,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此外,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还可以实现转出地与承接地联合建立产业基地,加强经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

  第三,产业转出地要处理好转移与提升的关系,避免产业空心化。在转移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转”与“立”的关系,不能以转了之。对本地区转移要做到有序转移,对于那些传统品牌和优势产业,应该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先进模式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提升产业竞争力;把那些不符合产业发展定位且对本地区经济发展贡献不大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逐步转移出去。是逐步转移,切忌一窝蜂转出,从而在新的产业还没有填补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产业空心化”。因此,要把产业转移与本地区经济战略布局、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有序转移。

  第四,应避免“重投资、轻技术”和“重招商、轻嫁接”的承接倾向。当前,中西部一些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往往更关注产业和项目引进的投资金额和产出能力,对其采用的技术设备状况,技术水平和产业的关联度方面等考虑较少,容易导致产能的竞争力降低,甚至导致新的产能过剩。此外,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压低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价格,忽视承接产业与已有产业间的嫁接和融合,其结果不仅不能形成对关联产业的技术与价值溢出效应,反而会造成承接产业对产业结构明显的挤出效应。因此,必须考虑到承接地的资源和产业优势,有针对性地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最后,承接地要坚持产业转移与地区产业结构布局上有效对接,避免趋同化现象,甚至导致新的产能过剩。中西部地区往往存在一定的资源趋同化,尤其是相邻地区。因此,在承接转移过程中,必须根据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发展现状,比如已经具备本地区产业配套的产业方面,可以承接类似产业入地;而对于当前产业配套环境和产业链条脱节的情况下,不能盲目引进。因此在产业转移中,要实现差别化、错位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在产业链上优化完善,实现产业发展与升级同步进行。

  此外,还应避免对高耗能和高污染产业的错误承接。面对激烈的竞争,一些地方被迫承接了高耗能和高污染产业,虽然带来了地区生产总值数字上一时的增长,但对自身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整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环境不可避免地带来危害。如果不能有效阻止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进入,承接产业转移就可能带来不良后果。即使在短期内已经引进了高污染企业,必须做好环保措施保障,避免经济发展了,而生态环境遭到大力破坏。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