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机器人资讯 >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呈现出强劲态势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呈现出强劲态势

发布时间:2016-12-27 来源:中工招商网 461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呈现出强劲态势,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产业,然而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一直处于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

众所周知,机器人器人整个产业链有上中下三个层次:上游是核心零部件,主要是减速机和控制系统,构成机器人的“大脑”;中游是机器人本体,即机器人的“身体”;下游则是系统集成商,依赖上游和中游的核心设备做集成品。

在中国国产机器人崛起的道路上,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资料显示,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由于核心零部件缺失严重,所以主要集中在本体和集成端。从成本上来看,核心零部件占工业机器人成本大头,约72%左右。多轴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构成中,机械本体约占22%;伺服系统约占24%;减速器系统约占36%;控制系统约占12%;其他外设约占6%。

在减速器方面,2015年我国机器人行业约有75%的精密减速器由日本进口,可见国内减速器被国外厂商高度垄断,现阶段尚处于普及期的国产减速机无法实现全面进口替代。国内做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的企业不止50家,但其中产品面世或者批量化生产的企业不过二十余家。

在控制器方面,由于其“神经中枢”的地位和门槛相对较低,成熟机器人厂商一般自行开发控制器,以保证稳定性和维护技术体系。作为机器人的大脑,控制器有望在2020年市场规模达12亿元;而我国工业机器人用伺服系统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47亿元左右,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5%;作为国内外差距最大的核心零部件,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市场规模将超过40亿元。

在伺服系统方面。作为机器人中用作执行单元,伺服电机是影响机器人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伺服系统外资企业占据绝对优势。据了解,日系品牌凭借良好的产品性能与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垄断了中小型OEM(设备制造业)市场。2014年,伺服系统市场TOP15厂商中,前三名均为日系品牌,总份额达到45%。西门子、博世、施耐德等欧系品牌占据高端,整体市场份额在30%左右。国内企业整体份额低于10%左右。

毋庸置疑,核心零部件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瓶颈。不过,因为核心零部件的进口替代空间大,而机器人市场又呈现了稳定增长的态势,未来国产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市场前景不容小觑。那么,国产机器人企业该如何在核心零部件上实现突围呢?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