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产经动态 > 开发区走过这些年——陕西经济开发区调查

开发区走过这些年——陕西经济开发区调查

发布时间:2016-12-12 来源:陕西日报 1112

开发区走过这些年 ——陕西开发区调查之一

早在1991年,挖掘机的轰鸣声便将西安高新区带到了人们面前。在西安西南拓荒开疆,从一片空地到一座城池,25年过去了,高新区成为了陕西省经济发展的一部史诗。从当初的几间厂房到而今拥有行业的全球话语权,众多企业成长于高新执世界牛耳……25年,一个开发区能做到的,西安高新区都做到了。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陕西第一个开发区,25年来,陕西省各地的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随着陕西整体经济的迈步前进而大阔步地茁壮成长着。

在陕西境内建立的各种开发区,有的是为了推动科学研究,开发高技术产业,有的是为了引进外资,扩大出口,有的是为了凝聚智慧,发展文化产业。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它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使命,作为当地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力量的重要载体,在陕西经济改革的发展进程中留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1、陕西第一个开发区

早在1991年,挖掘机的轰鸣声便将西安高新区带到了人们面前。

从当初的几间厂房到而今拥有行业的全球话语权,众多企业成长于高新执世界牛耳;从漫长艰苦的谈判到美国同行咬牙接受超高报价,皆因我方的技术、工艺、材料让对方心动不已,这些企业从高新出发和世界对话;几间教室几位老校长筚路蓝缕呕心沥血仅用几年时间,就让一所学校成为教育界的传奇,高新一中在这里成长壮大;以韩国三星为代表的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安营扎寨,让高新区成为西安最国际范儿的片区……

西安高新区,作为经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经过20多年的辛勤耕耘,已发展成为仅次于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具有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开发区。目前,全区累计转化科技成果2万多项,其中9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规模、税收贡献、知识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综合指标居全国119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第三位。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成为西安市甚至陕西省最强劲的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25年来,独具特色的“西安高新区模式”——以“大部制”“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能上能下”人事管理体制为特征的高效管理体制和“城市开发+产业发展”联动的运营发展模式为高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理念有效解决科技资源分散、分隔等问题,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企业成长的环境,实现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的加速转化。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强调,陕西要找准定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要充分发挥以西安、咸阳、宝鸡、杨凌4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骨干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作用,形成具有陕西特色和优势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

机遇应运而生,西安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被赋予“一带一路”创新之都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创新中心的定位,成为西安市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载体、新机遇、新平台。

2、开发区走出省会城市

从陕西省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建立,到目前拥有5个国家级经开区,7个国家级高新区,以及28个省级开发区,覆盖了全省11个市区。25年间,各地区开发区已成为陕西扩大开放、创新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25年来筚路蓝缕、勇为人先,各地开发区都在磨砺与探索中不断成长,从最早的“拾到篮篮都是菜”,到“招大商、大招商”,在不断地引进吸收中,逐渐摸索出一条从体制到管理再到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省会城市建立的各大开发区对全省的其他地区形成了优良的辐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开发区是各地区谋求自己经济腾飞的共识。宝鸡市地处陕、甘、宁、川四省的接合部,陇海、宝成、宝中铁路交会于此,是连接中原、西北、西南的咽喉之地,市场辐射大,销售费用低。最适宜于建材、化工、医药、机械、有色金属等制造加工基地的建设。西部大开发孕育着西部大市场,而宝鸡正处于这个大市场的中心地带。

宝鸡高新区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带动、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基本思路,科学筛选主导产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钛及钛合金新材料、现代石油钻采传输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高速铁路装备、电子信息装备、中低压输变电、机床工具制造等七大优势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一个产业园、多个园中园,一个大产业、多条产业链,一个大集群、多个小集群的发展格局,培育了享誉海内外的“中国钛谷”品牌,形成率先发展新优势。目前,园区注册企业2860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52家,过10亿元的企业18家。实现经营总收入3000亿元,区域生产总值1000亿元。法国施耐德、日本住友、德国西门子等世界500强和秦川发展、宝光股份、宝钛股份、国核锆业、蒙牛乳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入区。建成了亚太地区最大的真空断路器生产基地、石油钢管生产基地和纺织电子仪器及设备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基地,西北最大的专用车生产基地和新型化学建材生产基地。

位于秦岭之南、巴山以北的汉中盆地,地处关天、江汉、成渝三大经济圈的交汇点,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特色鲜明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使汉中市经开区发展航空配套、装备制造、食品中药、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服务等特色产业成为可能。

201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以精干、高效为抓手的管理体制,以包抓、负责为承诺的工作制度,以亲商、安商、富商为根本的服务理念,共同搭筑了汉中经开区良好发展的经济平台。

3、开发区带给陕西什么

纵观25年来各地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创新机制的理念引领下,体制的革新是使开发区持续释放活力的根本所在。坚持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发展开发区的生命线。

“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西安高新区先后推行服务承诺、超时默认等六项服务制度,打造了西部首家“零收费园区”。有了一整套鼓励支持自主创新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西安软件园内的老牌企业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程宏斌说:“美林数据是伴随着高新区一起成长起来的一批老牌私企,选择进驻高新区就是因为看重高新区的体制管理机制,管委会对美林数据的帮助很多,从最初的减免租金,到在软件园大厦上标注美林数据的公司标识,再到目前给予的人才与推广市场支持,都体现了高新区对助力企业发展的不懈努力。”

“十二五”期间,以西安高新区为排头兵的各地开发区都发挥了强有力的磁石效应,强势聚集人才、资金、科技三大科技要素,使之相互融合,陕西省的创新创业空间面貌空前繁荣,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成为各个园区发展的强劲动力。

随着西安跻身全国新一线城市,从北、上、广、深回流的人才集聚陕西,作为“一带一路”上的核心城市,西安是除北京和上海之外拥有众多高校的地区,开发区的建立与发展,极大整合了区域内的高校资源,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新人才培养之路逐渐走上正轨。程宏斌说:“在高新区的西安软件园内有个西安软件服务外包学院,这是高新区的一大创举,这个基地不仅承担着我们新职员的入职培训,同时他们有优秀的学员也会及时推荐给我们,这从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输送对口专业人才的智库。”

截至2015年底,西安高新区聚集各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217个;拥有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基地48个,是国家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开发区的建立带来更多的是理念的创新,而每一个开发区的建立都有着打造新型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环境是第一资源,环境就是竞争力”,现代、绿色在各开发区蔓延,成片配套的小区、学校、商场超市等为园区群众提供了惬意的人居环境。创新的政务服务具有程序简、审批快、服务优等特点,为到园区兴业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宜居、宜业、宜家”的发展目标在陕西遍地开花的开发区内生根发芽,将逐渐改变陕西的城市面貌与未来经济发展之路。

西安高新区作为陕西省第一个被国家列入发展规划里的开发区,其25年来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西安城市发展的史诗。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陕西开始迈入建设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的行列。

在这不到西安八分之一的土地上,产出了陕西省和西安市GDP的3.8%和13%,实现了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经济持续强劲的增长极。一批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提升了西部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为本土经济赢得国际竞争优势。三星、华为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茁壮成长,企业正逐步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产出的主体和创新价值收获的主体。一个以基础研究、产业升级、商业价值的创新系统日渐清晰,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正成为西安高新区增长和发展的主流模式。

作为陕西对外开放的“名片”,西安高新区不仅是国家战略的试验田,也是创新陕西的排头兵,更是“一带一路”的创新之都在陕西蓄势崛起的领头羊。2015年西安高新区特色高技术四大主导产业营业收入865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30%,占高新区产业总收入的比重超过65%。与此同时,西安高新区是我国军工资源最为聚集的区域之一,2015年西安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特色突出的军民融合发展方式也带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2015年,在行政零收费的基础上,西安高新区大胆革新,将现有的59项审批事项精简至33项,精简率达到44%,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的服务环境。目前,西安高新区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开发开放战略高地,成为西安、陕西核心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在西部经济开发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着先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开发区的西安样本 ——陕西开发区调查之二

如今的西安,已经被开发区环抱。开发区不仅强力助推了西安的经济,引领了创新创造的活力,同时也改变着西安人的生活。但专家建言,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开发区还需“再创业”,努力走主动城镇化的道路。

西安高新区的成立,让西安人不再只看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眼红。2.5平方公里的试验田,如同改革开放的星星之火,在关中、在陕西燎原。

25年后,西安的开发区已经繁星闪烁,成为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但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开发区也需走上“再创业”的道路。

1、被开发区簇拥的西安

从西安城西南高新区2.5平方公里的改革开放窗口起步,开发区的触角沿西安主城区不断扩张。

今天的西安版图上,城北的经开区,城东的浐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城南的曲江新区、高新区,以及东北部的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南部的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四区一港两基地”布局的开发区,已经将西安主城区环抱其中。

25年来,这种延伸和簇拥,成为西安产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在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的记忆里,初创时期的高新区,有的是密集的村落、残留的井坑、污浊的垃圾山、大片的庄稼农田。而如今,这里聚集各类创新要素,产出了西安市GDP的13%,2015年营业收入位居全国高新区第三位,特色高技术主导产业营业收入近5年年均增长30%。

同样从荒地上生长起来的经开区,在成为西安工业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力量的同时,于2007年启动33个城中村整体改造,城区面貌焕然一新。中行、农行等金融服务机构,世纪金花、金鹰国际等商贸品牌纷纷入驻,满足着区内居民对都市生活的各种需求。

在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的经开区、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高新区之外,主打“生态”的浐灞生态区、主打“文化”的曲江新区等,则对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功不可没。

“西安开发区的成就有目共睹,板块带动使得西安的经济、社会、市容市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历任西安高新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要职,现任西安渭北工业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的金乾生说。

当多元化的发展要素越来越多地在开发区聚集,同时向整个西安扩散,越来越多西安人的工作生活与开发区紧紧相连。

周平,家住未央区。周末有空时喜欢开车载妻子去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散心、看风景。“听说能看到很多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鸟类,我们也不想错过。”

王雅,2年前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回到家乡西安,在经开区陕西太古可口可乐工作。“喜欢外企的工作氛围,但又不想离父母太远,对目前的工作比较满意。”

刘欣,西北大学研究生在读。喜欢尝试进口商品,闲暇时间会去逛位于高新一路上的Ulife西安港进口商品直营超市,有时也去临潼区西恩奥特莱斯购物。“家门口就能买到进口商品比海淘方便多啦,虽然品牌和种类有限,但也能淘到不少低价的好物品。”

众多开发区为西安勾勒出一幅蓬勃发展、宜业宜居的蓝图。

2、引领大西安的排头兵

在西安开发区25年的历史上,铭刻着许多的第一次。“我们在高新区做了第一个社会养老保险,第一家贷款担保公司,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第一个银行理财产品……”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在高新区的打拼,金乾生有点感慨,“我们就是要做别人没做过的、不敢做的。”

立足开拓创新,开发区甫一诞生就成为一片片改革试验田。

北京永秀智库董事长、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白永秀认为西安开发区的先试先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上,电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以及现代服务业等依托园区发展起来,改变了农业和传统工业主导的产业格局;产城融合上,开发区成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新型城区;人才培养上,开发区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改变了以农民和国企职工为主的从业人员结构;所有制结构调整上,此前西安的企业多为国有,此后出现了大量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体制改革上,开发区多采取管委会(政府派出机构)主导、集团公司运营的模式,进行了市场化体制的探索,服务灵活、高效。

身处内陆腹地,开发区成为西安对外开放责无旁贷的排头兵。

2016年3月11日,西安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特别提出:“加快西安领事馆区建设,争取上合组织成员国及丝路沿线其他国家在西安设立领事馆、贸易代表处、代办处,推进西安在丝绸之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设立办事机构。”今后,位于浐灞生态区的西安领事馆区将承担起搭建西安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使命。

2016年3月26日,西安国际港务区开行的陕西省首个国际货运班列“长安号”,运载着2000吨哈萨克斯坦油脂,经过7天6夜疾驰后抵达西安港,顺利完成首次载货返程。定位为开放型经济先导区和现代服务业核心功能区的港务区,首创“内陆港”模式,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港”三大核心平台,获得多项开展对外开放业务的“通行证”。

此外,在西安落户的外资企业多聚集在开发区内。如高新区的三星电子、美光,经开区的西门子、博世、可口可乐。经开区、高新区还先后设立西安出口加工区A区、西安出口加工区B区,作为发展外向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承载板块。

毋庸置疑,在开发区的带动下,西安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放眼全国,西安的城市经济并不乐观。2015年,陕西省在全国省域GDP中排名15位,增速8%,但作为省会的西安GDP在全国城市中排名26位,经济增速同比增长7.8%,略低于全省平均增速。白永秀强调,当下的一个迫切任务,就是将西安做大。

3、开发区需要新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开发区多年来持续领跑西安和陕西经济,但经济增速在放缓。从省统计局近几年的开发区经济数据(并不完全囊括全省所有开发区,经济体量约占到85%)中看,从2012年到2016年前三季度,开发区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由24%降低到20%以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由22%降低到13%左右。当然,正如有人将开发区称作“工业经济的晴雨表”,开发区本身受到经济转入中高速增长的影响,但致力于成为地方经济的强劲引擎,寻找新动力,成为开发区必须面对的“发展中问题”。

回溯过去,开发区引领西安和陕西发展的动力何在?众多专家学者答:创新。“用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办法,创新的体制机制,把沉淀在西安的资源挖掘出来并进行培育,使其成为发展的要素,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金乾生表示。

那么如今,数量众多、规模扩张的开发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又何在?专家认为,还是创新,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管理模式。

白永秀比较过陕西诸多开发区的定位和产业规划,发现“有的区分并不明显”。他担心的是,“大家都在分散地做,谁都无法做大做强”。在他看来,经历了产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大发展时期,现在西安的开发区建设、城镇化建设已经走入新的阶段。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产能过剩严重、房地产市场偏向饱和,用“产”带“城”、被动城市化的道路已经滞后。未来,城市化要转为主动,立足于大西安进行城市功能分区的定位,合并部分开发区,将规模和体量做大,走专业化道路。

而就开发区的管理体制而言,专家认为,目前大部分开发区采用的管委会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开发区主管经济事务,而社会事务由行政区主管,在开发区成立初期有助于其轻装上阵,但在发展过程中自然会出现和行政区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原本具备优势的效率受到很大损害。

相较之下,白永秀认为目前东南沿海地区和少数内陆省市实践的另一种模式将成为趋势:不设管委会,完全企业化管理、运作,由社会提供各种公共服务。

“这种体制能够化解开发区和行政区之间的矛盾。”他也坦言,“当然,转型牵涉到很多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

陕西的投资环境

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从来毋庸置疑。而要吸引来投资,当地的投资环境是关键因素。经过多年建设发展,诸多开发区对陕西投资环境的改善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说区内企业能够享有相应的、和沿海开放地区同样的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作为改革开放的高地,开发区把许多要素盘活了。

首先就是人才。改革开放初期,受到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环境的感召,西部人才流失严重,“孔雀东南飞”,而从西安高新区开始的开发区的设立重新留住了很多优秀的年轻人,高校资源丰富的陕西,从此真正将科技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正如美国美光科技公司全球运营副总裁杰·霍金斯先生所说,他们选择在西安投资,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在于“西安的科技人才数量多、素质高、成本低、稳定性好”。

其次是配套服务。管理体制上,区别于传统的行政机构,开发区管委会机构精简,人员精干,运转高效。金乾生回忆起在高新区管委会的时候,不需要设置完全对应上级政府的多个部门,一个部门对应多个部门,做到“一栋楼办公,一个窗口办事,一个图章管到底”,效率大大提高。有的开发区直接为企业进行新员工培训、组织业界交流、搭建业务平台。开发区本身更为市场化的土壤,有利于企业更好地面对市场竞争。

还有是设施建设。开发区多是原地建新城,因而无论道路、电力、管网等硬件设施,还是信息、数据等软件设施,甚至生态环境、文化设施建设,都相应地达到了起点高、规划好、设施完备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高度建设中的产城融合,客观上要求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因而各开发区也逐步成为宜业宜居的城市新区。

如何进一步改善陕西的投资环境?专家认为,在园区的规划上,需要从目前普遍的企业集聚转型到真正的产业集聚,使得产业上下游在园区内产生关联。同时,各园区应避免重复建设、同质竞争,按照各自的优势发展,做大做强。

从开发区到自贸区 ——陕西开发区调查之三

开发区虽然不是独立的行政区域,事实上随着城市发展,无不变成了一座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城”。但由于最初的定位不明确或者是功能设定限制,有些开发区或者缺少发展新动能,或者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随着陕西自贸区的获批,更多经济制度和行政制度的改革或许将在开发区内竞相上演。

无论是韩国三星入驻西安高新区,还是法国赛峰落地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抑或是遍地开花的跨境商品体验店,与国际贸易接轨,已成为今天开发区发展的一个共同选择,也成为陕西追赶超越,实现发展突破的一个方向。随着陕西自贸区的获批,更多经济制度和行政制度的改革或许将在开发区内竞相上演。

1 开发区的困境

不可否认,改革是推动开发区发展的核心动力。

以陕西开发区发展的样本西安高新区为例,尽管西安不在改革开放第一线,但西安高新区却创造了全国最早的社会养老、失业保险、风险投资等一系列的体制机制改革,为生产力的释放打开了空间。大胆创业,推动的是传统的价值观念、时间观念、人才观念的不断转变。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科技人才、科技企业的加速聚集,形成今天高新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经历30年的发展,随着人口的聚集,经开区、高新区这样的单一经济区功能区域,无不面临着社会事务的困境。还是以西安高新区为例,从2008年开始,就有大型小区面临孩子“上学难”的问题。8年过去了,“上学难”却是愈演愈烈。为了能让孩子上学,家长们一直托关系、交赞助费,甚至到了托关系都已经进不去的地步。

开发区虽然不是独立的行政区域,事实上随着城市发展,无不变成了一座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城”。但由于最初的功能设定,开发区往往缺少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形成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

面对这一困扰开发区发展的问题,西安市政府早在2003年就出台《西安市开发区管理条例》,专门针对高新区和经开区,赋予这两个开发区一定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责。

然而,据一位经历开发区发展的业内人士分析,开发区的社会事务往往不是一个地区或某几个部门就能解决的。而由于行政区和开发区的利益协调问题,也会出现个别地区地域划分不清、职责不够明确等问题,从而导致社会服务管理的缺失。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杨万平认为:“开发区与行政区行政管辖与事务管辖交叉梗阻,人、事、责、权不统一,遇事往往在责、权、事、利上推诿扯皮,有的工作甚至背靠背、两张皮,行政成本增大,实现效率低下。”

高新区、经开区以外,对于西安其他几个开发区而言,由于功能设置上原本不承担计生、民政、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务管理职责,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成为满足区域内的民生需求“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的阻碍。

2 开发区的转型

11月20日,来自西安、咸阳的680名跑者组成10多个特色跑团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开跑。这是西咸新区举办的“我们都是跑步家——大西安健康生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递跑团的华瀚物流员工华茂彬已经在机场工作8年,从T3航站楼的建设,到航空货站的投入运营,他都一一亲身经历。“特别是空港新城启动建设后,这里的硬件配套设施和周边环境变化很快,已经具有了一个城市的雏形。”

如果说开发区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加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30年后的今天,“城市新区+产业园区”也成为开发区的现实命题。

对于很多开发区而言,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体制机制面临更大挑战:开发区认为产业与人居和谐布局能够实现城市的良性发展;行政区则认为开发区应该更快更有力地推进产业发展,而不是“卖地盖楼”,而且应该是“野战军”,开发完应交由地方政府管理,不应成为一级准政府。

据业内人士分析,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通常要全面负责开发区内所有的重大事务的协调和管理,但是由于定位和授权不足,导致管委会与开发区所在地政府在社会管理、经济利益划分等方面产生冲突,严重制约了开发区的快速发展,结果是许多地区的开发区最终与行政区合并。

尽管存在争议,但探索仍在不断推进。以西咸新区为例,作为国家级新区,这里不仅承担着经济开发的重任,更是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不仅要打造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还要成为最适宜居住的区域,产城一体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在政策红利、土地红利正在消失的今天,人们希望开发区能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再次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强劲引擎。

3 开发区的未来

开发区的未来在于改革。

陕西获批自贸区,是一个送到眼前的改革机遇。

“我们已经多次赴上海自贸区,学习相关自贸区金融服务的经验,为未来发展打基础。”11月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区的工作人员说。尽管陕西自贸区的具体范围还没有最终确定,但可能性较高的几个区域都已展开相关的调查研究。

对于陕西的开发区特别是西安的开发区来说,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协调结构,各开发区互相挖墙脚的事时候发生,在发展理念不明晰的情况下,产业招商容易出现恶性竞争。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开发区内部体制机制创新减弱,无法在政府服务商进一步满足企业需求,导致陕西的开发区与成都、重庆、郑州等地的开发区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通过自贸区的设立,陕西的开发区又一次站在制度创新的前沿,通过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探索更便利的贸易和投资环境,为本地经济带来新的活力。

例如,几乎所有的开发区都会把总部经济作为开发区的一个重要方向,想要吸引企业甚至跨国企业的价值链高端部分。但据业内人士研究分析,跨国企业总部对于资本流通、贸易便利和人员进出便利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均有相对较高的要求。自贸区的设立,无疑在制度层面为开发区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开启了“全球化服务”模式。

“在建设自贸区的这个过程中,建议陕西成立一个强力的协调机构,在各园区间起到良好的协调作用,避免恶性竞争、重复建设,让各园区按照各自的发展优势,做大做强。特别是可以有效地协调各园区之间进行产业的转移,通过腾笼换鸟,让各园区联动发展。”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杨万平建议。

 陕西的创新前沿

25年前,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创新的前沿,成为陕西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

15年前,西安经开区作为创新的前沿,开始打造西北首家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5年前,西咸新区作为创新的前沿,着力推进建设“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

2016年,随着第三批自贸区的批复,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省份,陕西重新站在创新的起点,被赋予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的历史使命,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也将提出创新举措,探索创新路径。

开发区之所以能区别于非开发区,最重要的在于体制创新,被形象地比喻为“革自己的命”。政府改变原有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变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资源配置、产品销售、生产由市场说了算,强化发展和个人之间直接的利益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

在开发区,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栋楼办公、一个窗口办事、一个图章管事”。企业注册、项目审批在同一栋楼就能完成,真正实现机构精简,人员精干,运转高效,年初买地,年终工厂就能投产,最快的四五个月就能建成。“只要敢闯敢干,深圳能干成的事情我们也能干”。

体制机制是保证开发区持续向前发展的强大支撑,能让科技资源转为巨大的现实生产力。再一次站在新的发展跑道,陕西在实践中摸索,在曲折中前进,在不断地探索中创新体制,为发展“松绑”,完成好国家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