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产业转移 > 常州高新区:创新转型 产业新城散发“高新”气质

常州高新区:创新转型 产业新城散发“高新”气质

发布时间:2016-09-30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938

从20年前一个江南镇村转变为今天的一座标举“高新气质”、宜居宜业的常州北翼新城,常州高新区走过了怎样的发展路径?其成功的秘诀何在?

“我们注重提质增效、注重转型升级、注重开放创新、注重产城融合……”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斌介绍,在一系列创新转型战略决策的推动下,常州高新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5年,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跨上千亿元台阶,达到1050.1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元。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常州高新区用“非常”之功,求“非常”之效。一个高端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新城正散发出无以伦比的“高新”气质。

重大项目聚集助推产业迈上高精尖

高端项目聚集能为区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带来无限推动力。9月26日,常州高新区又迎来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据悉,这批项目包括扬瑞华东基地、盛源金属结构件、华威联影医疗设备等10个,总投资达62.9亿元。当天,血液透析康疗中心等22个重点项目也正式签约落户园区。

常州市市长费高云表示,作为常州市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军,常州高新区近年来始终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着力强化项目引进,为促进区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作出贡献。

为此,常州高新区探索招商新途径,加强与世界5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以股权投资、兼并重组、上市公司收购等市场化方式,引进一批“高、精、特、新”重大项目。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常州高新区累计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33家,协议注册外资54.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9.7亿美元。引进协议注册外资超过1000万美元项目148个,其中引进富德能源、北京通用航空等总投资超过5亿美元或50亿元重大项目4个,健亚胰岛素、东风汽车(600006)常州基地等总投资超10亿美元或100亿元特大项目2个,阿克苏诺贝尔、普利司通、蒂森克虏伯等29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达到35个,东风汽车、扬子江药业、新誉宇航等大型央企、民企相继进区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入5年累计分别完成3200亿元和194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8.7%和17.8%。

与此同时,近两年来,常州高新区还引导鼓励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区域资本市场试水,并跟踪服务与重点培育,成为进入“新三板”、主板储备“种子选手”。截至目前,园区已有300多家企业分别在上海、南京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登陆。

据不完全统计,常州高新区挂牌企业已吸引投资2.6亿元,银行新增授信3.2亿元。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已成为常州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之一。

“十三五”期间,常州高新区将咬定重大项目不放松,确立“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瞄准产业中高端环节,围绕“8+N”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继续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产业链条长、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内外资大项目,提升产业链的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

平台支撑科技创新显身手

在常州中华恐龙园,一款出自常州高新区的小彩车受到游客普遍欢迎。甚至有人专程赶去中华恐龙园,就为体验驾驶这款小彩车的快感。

这款小彩车是由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牵头研发的“萝卜车”。据介绍,“萝卜车”不仅可以让游客真实体验车辆驾驶的乐趣,还可以自动记录游客在景区的行动路线,由此分析游客的喜好、习惯,作为景区建设和提升的决策参考依据。

该项目是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2014年入驻常州高新区后,成功转化的科研成果之一,被江苏省科技厅列入2015年省重点研发计划,获得740万元经费支持。

近年来,常州高新区将科研载体平台建设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持续引进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常州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中科院遗传资源研发中心(南方)等9家重大载体,与中科院纳米所合作成立印刷电子检测中心华东地区分中心,成立了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常州分院、兰州交通大学国家绿色镀膜研究院、中央“千人计划”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常州工研院等多个高端平台。

这些平台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据介绍,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依托浙江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常州高新区的产业优势,围绕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创新设计、纳米医药等前沿技术领域,已基本完成研究中心建设和产业布局,形成了7个创新领域、10个研究中心、20支创业团队、23家在孵企业的创新创业规模,并配套建成系列公共测试服务平台。

为让更多企业找到合适的科研成果实现转型升级,同时也让更多科研成果实现转化,该研究院建成普适技术转移云平台,可以通过跟踪企业在网络的关注点,运用大数据技术详细了解其科技需求,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并促进高校和企业建立稳固的产学研合作。

产城融合城乡发展大协调

注重转型升级,常州高新区工业经济实现量质并举。经过多年努力,2015年,常州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工业产品销售总收入双双突破3000亿元大关,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1355.5亿元,园区“八大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1940.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3.2%。

产业兴则城市兴,常州高新区每一次产业的转型升级,都使得产城融合更紧密。而常州高新区近年来也在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常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认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的新渠道。

两年多前,常州高新区在江苏省率先试点“多规合一”,致力于消除空间布局上的“差异图斑”,吹响了深入推进“产城融合”的号角。2014年6月,汇聚北京、江苏、广州等省内外规划设计机构智慧、面向“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常州高新区“多规合一”总体规划》等5套一体规划文本编制同时面世,让耕地与生态空间保护、城市绿地布局调整、产业空间规划有据可循、有章可依,避免规划“打架”,一举走出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顾此失彼的怪圈。

在常州高新区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优,打造就业吸纳能力强、附加值水平高的现代产业体系,已成为园区产城联动的强劲泵源。“十二五”时期,常州高新区引进富德能源、北京通用航空等一批又一批重点项目。而依托这些“高新大”企业,罗溪镇空港产业园、光伏产业园等一批新兴园区正悄然崛起,罗溪镇、天合太阳城等也不断刷新着城镇面貌。

在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同时,常州高新区为实现“腾笼换凤”,对园区污染企业、僵尸企业实施“关停并转”,淘汰企业50余家。

除此之外,常州高新区把教育、医疗、养老等“硬功能”和行政审批服务、社区行政村服务等“软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做“加法”,让居民随时随地接触到绿,观赏到景,大力规划实施亲民绿化工程,推进新龙生态林、主干道绿地工程、绿美乡村建设;在宜居宜业环境上做“乘法”,加强生态源头保护涵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立体式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大气、水、土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如今,常州高新区秉承“国际、生态、低碳、智慧”的理念,实现城市功能更完善,群众生活更便利。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常州高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聚焦“产城融合先行区”的目标定位,坚持融合发展导向,促进城镇空间组织的核心由生产投资环境构造转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均衡配置,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全面完善城镇功能,推动开发区向城市功能区转型,加快形成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