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园区资讯 > 杭州开发区:生态工业园 美丽东部湾

杭州开发区:生态工业园 美丽东部湾

发布时间:2015-10-27 来源:中国环境报 867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主城区东部,钱塘江在这里拐了个弯奔向大海,留下了一片沙滩。由于这一天然的地理条件,有人称之为下沙,而当地居民更喜欢称之为杭州的“东部湾”。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集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高教园区、居住区于一体的国家级开发区,同时也是杭州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三大副城之一。目前,开发区行政管辖面积(下沙区块)104.7平方公里,辖区人口约40万人。2014年,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4.85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规上工业销售产值1657.01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完成财政总收入119.39亿元,同比增长4.5%。
  开发区2009年正式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工作。2011年4月,《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并在同年10月取得了环境保护部、国家商务部、科技部同意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批复。开发区紧紧围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以“美丽东部湾”建设为主线,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根本出发点,以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通过政府、市场和企业“三力合一”,全力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经过6年努力,如今终于获得了这一殊荣。
  健全组织机构 强化政策扶持
  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是实现开发区转型发展、提升发展、跨域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开发区节能减排降耗、保障环境安全的需要。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要聚全区之力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健全组织机构。开发区成立了由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经济、环保、城建、城管的委领导任副组长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管委会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按照部门职责落实创建任务。同时,将创建指标纳入管委会年度绩效考核,调动部门抓创建的积极性。
  强化督查考核。由生态办(创建办)牵头,会同考评办、督查办,定期对各部门生态工业园区创建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年终,对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进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与单位、个人奖惩挂钩。
  强化政策扶持。通过“腾笼换鸟”等行动,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开发区出台了鼓励企业发展的新政策,近年来每年安排各类扶持资金10多亿元。同时,依托重点功能区开发建设,加强了创新平台建设。
  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层层发动,不断强化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宣传,开发区各界对生态建设工作的关注程度和参与度不断提高,各类绿色系列创建活动深入人心。
  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重要内容。开发区采取多种措施,想方设法管理、引导园区内企业创造绿色经济。
  “绿色”招商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开发区切实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和招商引资产业指导目录招引企业。建立了招商项目联席会议制度,拉高项目准入门槛,强化投资强度、产出效益、节能环保以及智能化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优先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工业研发等智慧产业类项目。对不符合产业导向、环评不过关、能耗高的企业一律不予进区,把牢了项目准入关。近两年,开发区共拒绝了10余个较大的但有可能带来污染的项目,同时,连续引进了辉瑞制药、默克医药、东芝开利、达内科技、新 浪微博城、菜鸟网络等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大项目。
  推进产业转型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途径。开发区充分发挥政策、资金等手段的引导作用,通过大力实施扶优扶强、招大引强、投入增强“三强”工作政策、鼓励经济发展的“36条”新政策、“572”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等政策,支持企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开发区企业共实施了315个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资126亿元。
  同时,大力实施“腾笼换鸟”、“四换三名”、“三改一拆”等工作。一方面,开展化工、电镀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整治提升工作,逐步转移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并完成巨邦公司等12家企业的搬迁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中高发动机、友嘉工业、金鱼家电等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既淘汰了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同时也为高新企业扩大生产腾出了空间。
  做优主导产业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好办法。开发区坚持主攻工业、做强实体,构建起了园区载体、产业本体、企业主体“三体合一”的生态工业发展框架,以“集团化、基地化”为策略,以四大优势主导产业集聚起240余家企业。其中,机械制造产业集聚了松下、九阳、西门子等100多家企业,近年来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二成多;电子信息产业集聚了东芝信息、摩托罗拉等知名企业50余家,占全区工业总产值近二成;食品饮料产业集聚了娃哈哈、康师傅、百事、加多宝等30余家企业,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基地;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了默沙东、下沙生物、艾博生物等60余家企业,使开发区成为全球最大VD3(维生素D3)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快速诊断试剂生产基地。
  集聚生态产业 加快自主创新
  如何让开发区内绿色经济不断发展?开发区采取集聚新兴产业、拓展产业链群等方式,取得了较好成效。同时,鼓励生态产业加快开展自主创新。
  在集聚新兴产业上,开发区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以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为核心,依托创新功能区、现有电子商务企业和相关产业园、工业企业电子商务等平台,大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项目,着力形成完整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体系,全力打造长三角智慧跨境贸易中心。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东部高新产业园,加快菜鸟网络科技、中国电信创新园等项目落地建设,同时大力支持搜狐、网 易、新 浪等五大互联网企业投资的项目以及世纪互联等企业加快发展,全力打造以智慧物流、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区。同时,推动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研发、工业设计、物流仓储、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将加工环节外移、外包,在工业产值翻番的前提下,服务业增加值不断提高。
  为拓展产业链群,开发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根据各链条上下游产品的关联关系进行节点招商,紧盯国际、国内和行业500强企业,积极招选规模大、实力强、技术先进的大企业、大集团入驻,构建完整的产业链网。
  依托松下电器、九阳小家电、西门子高压开关、神钢建设机械等龙头企业,纵向延伸,引进伺服节能注塑机、离心式压缩机、液压挖掘机等机械制造产业项目,并与电子信息、物流等产业有机结合,形成了“电子元件-机械配件-起重机械”、“家用电器-物流配送”产业链;横向耦合,引进众泰汽车项目以及汽车空调控制器、刹车片等零部件项目,形成了“汽车配件-汽车整车”产业链;依托东芝、摩托罗拉、LG电子等国际知名企业,引进手机用数码相机模组、手机用微特电机、通信电子柜及电力控制柜、外围机器和零部件等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极大的丰富了电子信息产业业态,形成了“电子配件-手机、笔记本电脑整机-废旧手机(笔记本)拆解和再加工”的电子信息生态产业链;围绕娃哈哈、可口可乐、百事、加多宝等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了“包装配套-产品加工-销售物流-废旧包装回收”的完整食品饮料产业链。
  同时,开发区积极鼓励生态产业加快开展自主创新。通过建设重点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立协同创新平台等方式,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加快建设创新型生态工业区,成为经济高值发展的内生动力。依托“东部科技港” 和“东部人才港”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开发区拥有授权专利的企业100多家,有数百个科技项目获得各级政府部门立项。依托高教园区资源和中科院理化所杭州分所等大院名所,努力推动高端要素集聚。近年来,大量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引进“国千”、“省千”人才、“521”人才等。此外,开发区以专业化发展为导向,制定出台创新园区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平台管理,突出发展重点,强化考核激励,为促进创新平台高质发展奠定了基础。
  推进水气共治 留住清水蓝天
  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既要发展绿色经济,还要不断改善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因此,开发区大力开展水、气等环境综合整治。并结合上级“五水共治”、“五气共治”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创建工作。在水环境整治方面,开发区明确将治污水、排涝水、抓节水作为工作重点。
  围绕治理污水,开发区把群众关注的二号渠、五号渠、新华河、月雅河等28条河道作为治理的重点,坚持“水岸同治”,采取了八项综合措施。八项综合措施分别是“截”(截污纳管),2014年以来累计完成各类截污纳管改造300余处,新增污水管线6.5公里,新增纳管污水3000余吨/天;“通”(打通断头河),推进二号渠东延伸段、松乔河西延伸段等河道工程;“清”(清淤疏浚),实施8条河道清淤12.3公里7.8万立方米;“修”(生态修复),完成10条河道生态修复8公里,种植各类水生植物16600平方米;“治”(企业整治),针对污水治理完成12家工业企业的提升整治,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家;“拆”(三改一拆),拆除沿岸违法建筑25处,共20137平方米;“绿”(河道绿化),新增河道绿化7.8万平方米;“配”(河道配水),完成河道配水9000万立方米,努力让开发区的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通过治理,月雅河、新华河消除了黑臭并通过市治水办的验收,28条河道断面平均污染指数与2013年初相比下降35.5%。
  围绕城市排涝,采取优化河网水系、增加防涝设备、实施排涝工程等多项措施,重点实施积水点排涝设施的优化改造和排水机排能力的提升。通过雨水主管的贯通、雨水井改造等方式基本解决了海达南路、金沙大道、银沙路、天城东路等15处道路积水问题;疏浚市政雨污水管道300余公里;进一步提升机排能力,新购置25台大功率水泵,机排能力已提升至4000立方米/小时;按照“定人、定岗、定设备”的原则,制定道路积水点处置“一点一方案”,实现城市水涝的“标本兼治”。从2014年以来几次大强度降水情况看,开发区内均未出现严重的城市积水。
  围绕城市节水,以宣传教育为引导,以企业节水为重点,大力推进节水工作。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在30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在6家企业实施中水回用工程。
  围绕大气环境治理,按照“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群众集中信访有效解决、大气污染防控体系初步建立”的目标,脚踏实地的稳步推进相关治理工作,确定“一源一策”的改造技术及排放标准。2010年初,开发区在杭州市率先大范围实施大气复合污染物整治工作,编制了《开发区大气污染整治行动方案》,当年年底完成了14家企业的18个工业废气处理提升改造项目。2011年,开发区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列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积极引导和督促重点工业企业对废气治理设施进行提升改造。2011年至今,开发区通过与企业签署目标责任书和“军令状”等方式向企业加压,推进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国际香料香精(浙江)有限公司等40家企业完成了60余个废气整治项目,其中包括5个VOC治理示范项目,极大削减和控制了工业废气的排放量。
  同时,开发区还努力推进无燃煤区建设,对杭州杭联热电有限公司、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开展锅炉尾气清洁化改造。在汽车尾气治理上,针对黄标车涉及对象广、流动性大、淘汰难度大等特点,各职能部门联动,有序组织实施:交警大队将所有黄标车录入抓拍系统;运管处督促货运客运黄标车淘汰;环保局督促工业企业黄标车淘汰;街道社区督促登记在本辖区内的个人黄标车淘汰。对餐饮业油烟整治采取积极引导的办法,督促业主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使用清洁能源,禁止使用煤炭、重油、非成型颗粒生物质等高污染燃料。此外,严格控制工地扬尘,强化工地作业标准,推进扬尘控制“五项百分百”,即:施工现场100%围挡,易产生扬尘的物料、砂土100%覆盖,工地主要路面100%硬化,出工地运输车辆100%冲净车轮车身等标准落实。
  开发区围绕“五水共治”、“五气共治”等环保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以新修订的《环保法》及相关配套文件和“两高”司法解释为准绳,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集中整治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保护生态环境。
  打造智慧环保 助力生态创建
  为了给打造“美丽东部湾”和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提供技术保障,为环境管理加装“新引擎”、增添“新动力”,不断提升开发区环境监管与服务水平,开发区大力开展智慧环保工程建设。
  建设“三系统一中心”,全方位加强环境监管。系统之一是环保信息化软件应用系统。即整合污染源“一厂一档”系统、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污染全过程监管系统、环境质量监测及综合分析评价系统、环保移动应用系统、环境应急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环境公众服务门户等8个子系统,为监管机构日常办公、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及群众查阅信息、反映情况、参与监督等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有效保障。
  系统之二是重点污染源全过程监管系统。即针对重点污染源,在其生产和污染治理设施上加装传感器等监测设备,配合传统的排污口视频监管系统,引入高空瞭望视频监管系统,实现对污染源的全过程监管。目前,开发区有30个重点工业企业纳入全程监管。
  系统之三是污染源视频监控系统。系统集成了5公里区域内视频在线监控、危废仓库视频监控和污染源在线监测排口视频。以危废仓库视频监控为例,13家重点危废产生企业的危废仓库内外共安装了39个摄像头,实现对危废仓库及周边24小时不间断无死角的视频覆盖,企业危废是否分类、是否按规定收集、暂存、外运等情况一目了然,防止企业出现私自处理等违法行为。
  一个中心是指环境监控预警指挥中心,基于“平战结合”的思想,专门设置了环境监控中心,由环境监察骨干人员驻守,平时进行日常监管,遇到突发环境事件时,立即升级为应急作战指挥中心,真正做到对环境污染事故感知快、响应快、决策快、处置快。
  智慧环保工程还体现在大力推行刷卡排污,严控污水排放总量。经过科学核算,合理分配排污指标。最近,开发区对47家重点企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了分配,并全部实行了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总交易额6600万元,其中,杭联热电有限公司取得了杭州地区第一本排污权登记证。开发区还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污水排放量和排放浓度远程控制。开发区率先完成了市控以上重点企业刷卡排污系统的远程关阀控制,成为杭州市首个通过验收的区域。这一系统结合原有的在线监控装置,可以对企业污水排放的瞬时流量、日流量、月流量、季度流量、污染物浓度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开发区还将环保公众参与引入智慧环保项目,针对开发区内大学生和年轻人多的特点,委托专业公司开发了手机APP——下沙环境眼,通过这个平台公开开发区环境信息,宣传生态环保工作。学生、市民看到有污染,可以拍下照片,实时上传进行投诉。环境监察人员看到后,第一时间联系投诉者并到污染现场处理问题。APP开通以来,已有800余用户进行了注册,50余位群众通过手机参与了环境保护。
  对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来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成功创建,既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深入推进“美丽东部湾”建设的新起点。他们将以此为契机,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丰富完善生态工业内涵,全面提升开发区生态建设和管理水平,全力打造“天清地净、绿色低碳、创新集聚,活力智慧,富庶祥和”的“美丽东部湾”。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