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业、老厂房、办公房等都可华丽转身为商业综合体。昨天,合肥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促进存量商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意见》、《关于盘活存量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意见》、《关于促进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意见》,对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出台了几项创新举措。
处方一 鼓励土地使用权人自行改造升级合肥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符合环保、国土、规划等条件下,不管是废旧老厂房,还是需要扩建的大卖场,只要经合肥市政府批准后就可以自行改造升级,建设或发展商业综合体、五星级酒店等商业、服务业项目了,但是不包含商品住宅。
自行升级改造,与之前相比有哪些优势呢?
该负责人举了个例子,“比如,某超市只有一层,想进行升级改造。如果在新政策未出台以前,要经历非常复杂的程序,先要把超市的土地出让,再买回,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再进行改造。”而现在,只要符合环保、国土、规划等条件,提出申请,经过政府批准,就可以进行升级改造,可以改造成两层或者三层。
“不仅程序上变得简单,也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处方二 鼓励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万达广场、中环城等都热热闹闹开业了,里面吃喝玩乐一体化的消费模式让不少市民流连忘返。未来合肥将有更多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出现,商业综合体将成为刺激消费和带动投资的发动机,也成为城市化的主力引擎和城市形象名片。
合肥鼓励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五星级酒店,对总投资在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不含办公、写字楼、商品住宅)和五星级酒店项目,在楼面地价上按物业自行持有比例,依据市场评估地价的比例确定。
“物业自持比例越高,补缴的土地出让金越少。如果自行持有100%,则地价按评估地价的50%确定。”该负责人介绍。
■政策链接(一)物业自行持有比例为100%的,地价按评估地价的50%确定。
(二)物业自行持有比例为80%~100%(含80%)的,地价按评估地价的60%确定。
(三)物业自行持有比例为60%~80%(含60%)的,地价按评估地价的70%确定。
地价最低标准应不少于基准地价的70%或征地、拆迁、安置等土地取得成本。
处方三 鼓励企业向空中要地过去,不少企业盖厂房喜欢横向发展,只盖一层,稀稀拉拉盖上一大片,土地利用率不高。今后,合肥鼓励工业用地项目建设向空中、地下发展。
“比如,过去盖一层的,今后鼓励盖两层、三层,甚至更高。向下发展,就是鼓励企业盖地下车库,职工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挖掘出了现有企业的发展和投资空间。”合肥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政策链接鼓励工业用地向空中发展,提高容积率。
(一)对原有工业用地,拆除旧厂房或利用原有厂房、在建厂房加层提高容积率的,不再收取容积率增加部分的土地出让金。
(二)对超出原核定容积率部分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
鼓励工业企业利用地下空间。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将停车场、配套设施等在符合人防、城市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和消防要求的前提下向地下发展。
开发园区管委会应当鼓励引导中小工业企业通过整合调整集中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
■相关新闻市民有疑问可拨打热线咨询这三个意见,从即日起开始实施。如果市民想查询详细的文件,可登录合肥在线、合肥新闻网等网站进行查询,同时合肥市国土局、经信委、规划局、房产局、法制办等五部门的官方网站上也会登出。
合肥市国土局还开通了咨询热线,市民可拨打热线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咨询电话:3859669。
■政策链接想自行升级改造,存量商业用地城市规划区内,具有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或合法权属来源的存量商业用地,符合下列条件的,鼓励土地使用权人经政府批准后自行改造升级,建设商业、服务业项目(不含商品住宅)。(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二)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符合环保要求;(三)未纳入土地收购储备范围;(四)不改变土地使用权人。本意见中商业、服务业项目需符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确定的商业服务业和商业金融业范围。
存量国有建设用地城市规划区内,符合下列条件的原有工业、办公、综合等具有合法权属来源的存量国有建设用地,鼓励土地使用权人自行升级改造,发展商业、服务业项目(不含商品住宅)。(一)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调整为商服用地;(二)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符合环保要求;(三)未纳入土地收购储备范围;(四)不改变土地使用权人;(五)工业用地适用范围为二环以内和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后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审核公布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合肥庐阳工业园区、合肥包河工业园区、合肥瑶海经济开发区(含新站综合试验区)、安徽肥东经济开发区(仅指原龙岗开发区)定界范围;(六)工业用地适用时间为在《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施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07〕11号)出台之前,即2007年4月2日之前已供应的工业用地。本意见中商业、服务业项目需符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确定的商业服务业和商业金融业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