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产经动态 > 广州投390亿建中新知识城 成总部经济新高地

广州投390亿建中新知识城 成总部经济新高地

发布时间:2015-03-02 来源:广州日报 910

  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生物、空间、海洋、通讯、能源材料等新兴技术的研究机构在地区内纷纷出现,硅谷客观上成为了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而位于日本东京东北的筑波科学城,也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实践证明,知识经济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在广州的工业版图上,广州开发区绝对是个举足轻重的板块,中新广州知识城将成为开发区这一工业重镇重新涅槃的3.0版。新的知识、高科技人才的集聚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将使知识城成为优化广州经济结构,助推广州经济的一大增长极。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抓紧推进中新知识城上升为国家战略。记者了解到,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挂牌之后,已有不少跨国公司有意向将其总部和研发中心迁至知识城,广州将成为亚太地区总部经济的新高地。

 

  黄埔要抓住区划调整的契机,以‘两城一岛’为核心,抓紧推进中新知识城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电子商务、检验检测、智能装备、港航服务等专业园区建设,发展知识经济,打造知识产权枢纽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集聚高地。

  

      代表广东参与国际竞争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粤新战略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是广东与东盟合作的重要载体,目标是建成广东经济转型的示范、中新合作的新典范,建成代表广东参与国际竞争的知识经济高地。知识城背靠珠三角,将重点发展研发服务、生命健康、检验检测等知识密集型产业。资料显示,知识城规划总面积达12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约50万人,分近期、中期、远期三期开发建设。通过借鉴新加坡滨海湾新区建设经验,近期重点完成约32平方公里“知识城主城区”的规划,重点开发建设其中约16平方公里的“主城区核心区”,包括九龙新城、九龙湖环湖区、创新集聚区和南起步区。

 

  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分析,广州近年来虽然面对“后有追兵”的态势,不过经济总量一直维持在全国第三城的位置,就是得益于较为全面与合理的经济结构。不过,由于制造业成本的上升,新一轮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对广州来说,当务之急正是要把抓经济增量的方式,从过去的引进为主到今后的培育为主。和南沙自贸区一样,中新知识城恰恰可以作为培育新型知识经济的平台,提升广州的竞争力。

 

  “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这需要政策与资金等外部环境的配套,政府应该要通过与其他区域有别的政策进行引导。”李志坚表示,之前广州推进生物岛建设,需要引进生物技术产业的实验室,而这类实验室又要进口一些活体进行实验,这就涉及到突破通关政策的问题。而知识城就要在政策上实现有针对性的突破和宽松,才能达到人才和信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助推知识经济的发展。

 

  东部山水新城核心功能区:

 

  基建和产业发展同步迈进

 

  广州市委常委、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主任陈志英指出,中新合作是知识城开发建设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知识城的发展要进一步借鉴新加坡经验、提升合作水平;以中新合作为基础,拓展中欧、中以、中英等国际多边产业合作,实现知识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在广州东部山水新城总体规划中,知识城被定位为核心功能区。截至目前,知识城已启动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项目共计152个,总投资额约430亿元,其中完工项目12个,在建项目32个。为了拉开发展框架,地铁14号知识城线已经全线动工,广河高速建成通车,花莞高速、永久快速、钟太快速、知识大道等高快速路正在推进前期工作。南北起步区内部,主干路网基本建成,15条新建道路完工,通车里程达27公里。总计3085套的安置区一期工程陆续完工。

 

  目前,知识城已经获批住建部国家智慧城市首批试点、广东省科技厅“绿色地毯城区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区”重大专项科研示范单位,正申报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在产业发展方面,借鉴新加坡科技园的规划建设经验,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的理念,规划了生命健康枢纽、腾飞科技园、高端智能装备和智慧科技园、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园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专业功能区载体。

 

  其中,检验检测集聚区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国家知识产权局广东审协中心项目动工建设,恒健质子治疗中心启动建设。截至目前,知识城累计引进注册项目104个;共引进需用地的产业项目58个,注册资本约80亿元,投资总额约390亿元,预计实现产值及营业收入超过1400亿元。

 

  产权合作抢占引资制高点

 

  核心技术可以放心来广州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引进国外的资金项目不少,引进的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却还不够多。实践证明,发展知识经济,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不行。新加坡拥有完善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执法体系,对促进知识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知识产权合作恰是中新合作的重要内容。

 

  知识产权改革试点方案上报

 

  目前,中新广州知识城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和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已经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已运营,中心大楼在起步区奠基动工。该中心将直接带动提升整个华南地区知识产权运营能力,培训和溢出大量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促进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与发展中心、维权援助中心、广州知识产权仲裁院等一批省、市级知识产权的服务机构和平台已落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也已经挂牌。

 

  接下来,知识城将全面启动改革试点工作,力争通过3~5年时间,基本形成高效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率先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全面深入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体系。

 

  据介绍,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聚集区规划面积约33万平方米,重点打造国际化综合性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平台。其中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用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和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四方共建,重点开展发明专利实质审查、PCT国际专利申请的国际检索和国际初步审查、作出实用新型专利检索报告、提供技术和法律咨询服务。

 

  据悉,该项目基本建设及投入运营投资概算为12亿元,计划至2015年末将形成2000名左右的专利审查员和120名管理人员的队伍规模,年审查专利申请能力达到11万件。目前,该中心已在广州科学城科技企业加速器运作,1500多名审查员完成审结结案8万多件。

 

  有关专家表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对知识城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过去有不少跨国公司眼看着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却犹豫要不要把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迁来中国,其要害就在于他们担忧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产权法院结案量大增

 

  该人士介绍说,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挂牌短短两个多月时间,接案量大增,“有案必结”的作风大大增强了跨国企业来穗的信心,目前十多家跨国企业正在与广州开发区、萝岗区接触,已有一些表示愿意将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迁至广州。

 

  “不要小看知识产权保护,它对招商引资的作用是很关键的,现在不少企业都有一些新的项目,带来巨大商机,假如一进来两个月就被人山寨了,别人怎么敢来?”他说,过去研发在国外、生产在中国的模式抬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看到广州如此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他们的核心技术就可以放心进来,这等于是抢占了吸引外资的制高点,“看看新加坡,那么多公司总部设在那里,就是因为知识产权保护做得好。”

 

  记者探营:

 

  风光旖旎

 

  初具规模

 

  随着建设步伐加快,中新广州知识城的“云概念”已经初具雏形。在南起步区凤凰湖的观景亭内,可以看到湖周边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周围腾飞科技园和一些住宅项目基本落成,环湖一带更是风光旖旎,绿荫处处。

 

  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裁陈培进告诉记者,今年底腾飞科技园将有企业进驻,目前在谈的项目主要来自金融业和研发机构等。对于外界质疑知识城建住宅项目是在“卖楼”,陈培进强调,知识城的住宅和产业项目是同步进行的,“不是简单住宅或产业先行”。

 

  他表示,腾飞科技园会作为一个综合体来发展,产业为主,住宅配套。整个规划的目标,就是在知识城内解决居民的生活需要。

 

  专家视点:

 

  发展实体经济

 

  吸引企业进驻

 

  目前,广州正抓紧推动知识城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不少专家的眼中,中新知识城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而作为特大城市的广州,正需要这样的增长极推动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教授魏清泉告诉记者,国际经验表明,对于像广州这样的大型城市,城市副中心以及经济增长极绝不应该只有一个,而除了南沙新区以外,中新知识城正是广州未来发展的另一个可能增长极。不过要让这一引擎真正加快发动,根本还是要发展实体经济,吸引企业进驻。

 

  暨南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胡刚表示,中新知识城与亚运城、广州大学城的规划理念截然不同,强调职住平衡以及产生融合,规划的过程中融入了生态理念与创新意识。胡刚分析,知识城未来的发展成效如何,关键在于能否生产出新的知识,所以创业氛围与自由空间至关重要,需要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想方设法吸引高科技人才集聚,目前广州应该做的还是先做好基础设施与基本制度的建设,同时力争把中新知识城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到国家层面,借力周边教育城的发展,更利用合作方新加坡方面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引进高科技企业和研究机关,推动知识城发展迈上新台阶。

 

  他山之石:

 

  从起步到成熟

 

  或需四五十年

 

  专家表示,如果放眼世界,知识城要借鉴或者参考的标兵可以是美国的硅谷和日本的筑波科学城。

 

  “无论是硅谷还是筑波科学城,像知识城这类知识型经济的园区,从起步到成熟,可能需要四十到五十年的时间。”暨南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胡刚表示。

 

  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生物、空间、海洋、通讯、能源材料等新兴技术的研究机构在地区内纷纷出现,硅谷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更成为高科技聚集区的代名词。其源头可追溯到二战结束后,当时美国的回流大学生骤增,为满足财务需求,同时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斯坦福大学决定开辟工业园,允许高技术公司租用其地作为办公用地,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聚集效应。

 

  而与硅谷发展历程中政府色彩较淡不同,位于日本的筑波科学城可以说对知识城更有借鉴意义。筑波科学城坐落在离日本东京东北约60公里的筑波山麓,总面积284.0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20多万人。从1968年开始动工,到1982年已有10个省、厅的43个国家研究所(约占日本40%的主要科研机构)、两家私人研究所和筑波大学等两所大学,约有1.1万多名研究人员、专家和后勤人员。科学城内备有与高新技术产业区相关的国家科技经济乃至社会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日本还通过立法手段,对房地产租赁、设备折旧、税收、信贷、外资引进等给予多种优惠政策和措施,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科学城的发展。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