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人物观点 > 张辰宇:做“配享冷猪肉”的科研

张辰宇:做“配享冷猪肉”的科研

发布时间:2015-01-15 来源:中工招商网 1257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近日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南京大学共有5篇论文入选2012年度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该论文数在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位列第二。而南大的这5篇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中,有4篇都来自于生命科学学院张辰宇和曾科教授的M3实验室。

  在此前的2011年,张辰宇教授研究组发表在《细胞研究》上的一篇关于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并将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而发挥生物学作用的论文产生的轰动效果不亚于一场地震,引发了包括孟山都公司在内的各派声音袭来。

  然而,上网搜索,你会发现,张辰宇教授和曾科教授并没有太多的新闻和消息。在深秋的北京,记者有幸见到了赶来参加第十七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的张教授。这位低调的学者在接受本刊独家专访时,第一句话就是问记者,你知不知道什么叫做“配享冷猪肉”的研究?

  科学家要坐得住冷板凳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有句名言:“坐得冷板凳,吃得冷猪肉。”旧时,如果哪一个文人道德高、学问精、成就大,死后牌位便可入文庙,置于两庑之下,有资格分享供奉孔圣人的冷猪肉吃。这就是所谓“二冷”精神。“二冷”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长年累月地苦学苦研,甘于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在道德文章上出类拔萃,成果显赫,最后吃得上祭孔的“冷猪肉”。

  张辰宇教授认为,在当今时代,科学家就是需要这种精神。

  “做‘配享冷猪肉的研究’首先一个前提是有用、而且在历史上能够流传下去、有重大影响的研究。其次就是不怕做冷板凳,不能浮躁、急于求成。”谈起科学精神,张辰宇语重心长。

  张教授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早在1964年与和罗伯特•布绕特(已故)共同提出希格斯机制与希格斯玻色子理论。同年,彼得•希格斯也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文章,提出希格斯机制理论。然而,他的研究成果在近半个世纪之后才得到了证实和肯定。“科学家就是要耐得住寂寞”。

  在Cell, Mol. Cell和Cell Metb.等国际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38篇;他引8421次;H指数35;16篇(含代表性论文6篇)被ESI统计为最近十年本领域全球前1%高被引用论文,在3个领域被统计为全球前1%科学家;4项国际和10项国内发明专利被授权,并已经或正在被实施和转化应用中……这是张辰宇教授“辉煌的战绩”。

  2011年,张辰宇教授研究组关于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并发挥生物学作用这项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

  然而,在刚提出这一假说初期,张教授研究组的学生都不信,在张教授的坚持下,随着实验的逐渐深入,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确凿证据,最终完成了研究证明。但是,最终成果没有在CNS(Cell,Nature,Science)这世界顶级的三大期刊上发表,张教授却豁然地说,“最后做出来了,大家都不是很在乎是否在CNS上发,更在乎的是坚持下来并为该发现本身骄傲”。也许这才是作为科研人员的淡然,不浮躁态度,以及对于自己研究成果的自信。

  “精英”中产生“创新型人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

  对此,哈佛大学归来的张辰宇说,美国人这样定义杰出人才,即精英。到底什么是精英?精英是对国家、民族、社会有责任心的人群。

  他认为,只有广义上的精英,才能成为各学科的“创新型人才”。正如微积分是诞生于大航海时代的造船厂里,只有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有责任心的人,才能在科学技术分科如此精细的当代,结合社会需求,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创造出引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理论和技术,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只是在某一个领域做得好的话,只是一个‘将’,而非精英。因为现在的科学分工很细,如果不是怀揣着对国家、社会、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就不会知道这个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更不会去融合各个学科。没有这样的精神,是做不出‘配享冷猪肉的研究’的!”张教授说。

  “有句古话叫做‘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如果目标仅仅盯在个人成绩上,而不是真正把研究的意义放在国家、社会、民族的高度,人才的价值取向就搞错了。只有具备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对国家、社会、民族充满着热爱的科学家,才能具备引领作用,做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研究,带领中国的科学发展方向。”说到这里,张教授目光炯炯。

  同时,张教授提出,国人的“诺贝尔奖焦虑”,从深层次看,实际上是对我国缺乏引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理论和技术、国家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焦虑。因“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创新型人才”是核心理论和技术的创造者,“钱学森之问”和“诺贝尔奖焦虑”正是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述或表现形式。

  他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而几千年农业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起源的特殊性,影响了整个社会和高等教育本身对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看法和个体的思维方式,与之对应的现行的人才和科技成果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也影响了“创新型人才”产生。所以,我们不仅应该从技术层面,而且更应该从思想层面正本清源。如此,才能建立可行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发展出引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理论和技术,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替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若干年前,《读者》杂志上登过一篇文章:在夕阳西下的海滩上,退潮后留下许多小鱼。这时走来一个小孩,捡起一条鱼扔回海里,又捡起一条鱼扔回海里……有大人看见后,对小孩说“这儿有这么多的鱼,你是救不完的。而你做的这一切,谁能知道,又有谁在乎?!”小孩并未马上回答,只是继续扔了一条鱼回海里,才说“它知道我做了什么”,再扔一条,“它在乎我做了什么”。

  在一次南大博士生入学典礼上,张辰宇引述了上述这个故事,“作为一名医生,你不可能治疗所有的病人;作为一名研究者,你不可能研究所有的科学问题;作为一个普通人,你不可能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但你医治过的病人,你帮助过的人会在乎你做了什么,科学史上会记住你做出的哪怕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

  张辰宇教授说,他本是一个很少接触媒体的人,之所以接受《中国科技财富》杂志采访,是想通过这次访谈,给更多的年轻人传达一些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理念。

  他说,很多年轻人现在可能已在经历着,或即将要经历着学习、工作、生活和生命里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充满着这种貌似重复,又琐碎不堪的事情。

  他曾经给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建国50周年的前一夜,国内某个医院的产房里诞生了14个国庆宝宝。晨曦初露时,忙碌了一夜,接生了14个宝宝的助产士疲惫地下班了。当记者问“你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不感到厌倦吗?”助产士笑了“怎么会厌倦呢,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同的呀”。

  “无论你是否喜欢你所从事的工作,是否喜欢你现在的生活。你都得一天天做下去,一年年活下去。你对生活的热爱,对研究的热情都可能被这‘重复’消磨殆尽。可是,正如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同的,生命中、研究里的每一次重复也都是不同的,也都有它自身的意义。”张教授认为,只有以“每个生命都是不同的”心态应对生命的“重复”,才可能不会厌倦生命中绝大多数平淡的日子,绝大多数平凡的工作,而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却就体现在这种“重复”的琐碎之中。

  “此外,生活中不仅有琐碎的重复,还有无数的不如意。当年轻人初入社会,可能会感觉工资低、家庭生活不如意,等等。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是不要抱怨。不抱怨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只要做了能够做的,帮助了能够帮助的,那结果就不会显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你自然不再抱怨,也就会更从容地面对种种不如意,并真正地享受工作,享受生活,享受生命,享受生命的过程。”张辰宇说。

  他想对年轻人说,“在你们开始研究和独立生活的时候,能够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研究方向定得大一些,长远些,或者说能尽量地把个人利益,个人目标与国家利益和目标结合在一起。”

  7月29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张辰宇教授却牢牢地记住了它。那是因为两弹元勋之一的邓稼先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于1986年7月29日全身出血,逝世。1996年,为了纪念邓稼先,在这一天,我国实爆了最后一颗原子弹。

  在张辰宇看来,以邓稼先为代表的父辈们真正做到了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扪心自问,我希望我能做到,但可能做不到。可是,我想,我们起码能够做一个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其定义是:替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

  背景:

  张辰宇,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担任国家“973”、“863”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江苏省2006年度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度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获得者,2007年度中国侨联科技创新人才奖获得者。

  主要从事microRNA,线粒体功能及人体及细胞能量代谢的分子作用机理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MicroRNA,Mitochondria Function and Cell Metabolism) ,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在Cell, Nature, Science及其系列杂志(17篇), JCI, PNAS, Cell Res ,JBC, Endocrinology, Biochem. J 等杂志上发表,共计发表具有很高影响力的文章百余篇,被引用次数约7500次, 申请国际专利12项,其中2项获得授权;申请40余项国内专利,5项获得授权。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并主持江苏省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南京大学中国医药城研究中心等集科研、应用及开发于一体的项目。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