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产经动态 >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打造创业孵化生态圈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打造创业孵化生态圈

发布时间:2017-04-17 来源:光明网 1134

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积极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着力构建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

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广州火炬中心”)成立于2001年,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以广州火炬高新技术服务中心为工作抓手,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实施大孵化器战略,形成从“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的全链条孵化器集群,逐渐走出了一条投资主体多元化、孵化生态平台化、孵化体系链条化、资源链接国际化的特色发展路子。

孵化成效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建成6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总孵化面积达400.66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孵化器8家,省级以上孵化器11家,市级以上孵化器34家,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孵化器集群;已建成27家创客空间,其中国家级创客空间8家,省级以上8家,市级以上创客空间27家。全区孵化器累计孵化企业超过3200家,在园企业超过2300家。

鉴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孵化器建设方面已经探索出了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孵化模式,由广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广州火炬中心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的“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创新实践”项目被授予201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发展措施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充分发挥广州火炬中心“孵化器的孵化器”的平台化引领作用,逐渐走出了1+2+3+4+5的孵化器特色发展路子,即围绕一个中心、做好两种角色、推广三大孵化模式、探索四化发展新路子、构建五大体系。

以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工作中心,广州开发区积极构建“创业孵化生态圈”。以硬件载体建设为突破口,持续完善孵化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大孵化集群效应日益显现。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由1998年的1家增加到目前的61家,孵化面积由1.1万平方米扩张到400.66万平方米,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孵化器建设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广州火炬中心直接管理和服务广州开发区财政直接投资建设的广州科技创新基地、创新大厦、创意大厦以及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同时,作为广州开发区大孵化器集群的统筹与管理者,推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

广州火炬中心不断深化对企业的孵化基础和增值服务,重点为企业搭建投融资、科技研发、人才引进与培育“三大”服务平台,广泛集聚整合区内外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技术转移、产学研服务、产业集群建设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孵化器的孵化器”平台化引领作用,实施大孵化器战略,已在广州开发区形成从“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的全链条孵化器集群。

广州火炬中心推动一批企业上市和发展壮大后,利用自身的技术、资金、经验、市场等优势,对本行业小微企业进行孵化,通过内生孵化、外延孵化及协同孵化三条路径,带动了一批创新型企业成长。视源电子是区内孵化器成长起来的民营高科技企业,通过内部员工技术创新、体外孵化,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内部创新发展产业链条。达安基因自建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利用品牌影响、销售渠道、技术支持、资本融资等优势,向产业链上下游挖掘新项目。冠昊生物从孵化器毕业后,自主建设了冠昊生命健康科技园,与进驻项目共享实验室、专业技术、销售经验和研发设备,实现企业自身和在孵企业的快速发展,该公司已形成国内领先的再生医学材料产业集群。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注重公益性孵化器与民营孵化器、综合孵化器与专业孵化器的平衡发展,探索出一条具有广州开发区特点的“四化”发展新路子。

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国有、民营和产业资本共同参与孵化器建设,目前广州开发区民营孵化器占总量85%,已成为孵化器建设投资的主力军。

促进孵化生态平台化。支持区内科技企业依托自身技术、资金、人脉、市场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建设平台型孵化器。广州开发区已经涌现出达安基因、金发科技、视源电子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平台型企业孵化器。

促进孵化体系链条化。按照企业成长路线图,以孵化器为核心,向产业链两端拓展延伸,构建了“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的科技企业创业孵化链条。在创客空间方面,建设了印客时光、汇桔网知商谷、粤嵌创客空间等一批新型的创业服务平台。

促进资源链接国际化。坚持孵化器国际化发展方向,依托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和国际生物岛三大科技创新核心载体,与新加坡、以色列、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联合共建孵化平台并鼓励区内企业在国外设立孵化器。

目前,以“四化”为特征的孵化器集群正呈现出显著的招商裂变效应。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充分利用在孵企业高管和项目团队的资源网络,使孵化器成为科技项目招商终端。全区61家孵化器和27家创客空间相当于88个招商团队,基本涵盖所有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实现创业项目的专业化对接,汇聚了一大批高成长性项目在区内集聚发展。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坚持以构建“创业孵化生态圈”为理念,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孵化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搭建了五大孵化器集群培育与服务体系。

政策体系。完善政策环境,出台引导孵化器发展的系列政策。为进一步推动全区孵化器升级发展,广州开发区陆续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型扶持政策,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出台《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和《广州开发区关于加快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出台《广州开发区创客空间认定和扶持办法》、《广州开发区大学生科技企业扶持办法》等扶持政策,扶持新型孵化平台建设。

此外,出台引才办法,集聚创新创业人才。2016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根据实际,出台1+9吸引人才系列政策和具体实施办法,重点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大批高层次人才已成为支持广州开发区创新发展的人才资源库。

建立“广州火炬中心+行业协会”双层孵化器管理体系。为有效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运营及管理工作,于2013年推动成立了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每季度定期召开协会工作会议。通过工作会议推进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工作,加强各孵化器之间的沟通合作,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协同解决共性问题。协会重点建立各成员在项目引进方面的资源共享机制:在创客空间成功转化为公司的优秀企业优先引进到合适的孵化器,孵化器中成长的优秀毕业企业优先引进到合适的加速器中进行产业化,加速器中成长的优秀企业将优先推荐在区内买地建厂。

打造孵化器培育体系。广州火炬中心通过培训、辅导、考察等方式,为新建孵化器培育孵化器管理人员,提升其总体服务能力。连续组织了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班,先后组织到北京中关村、上海、深圳等地考察学习孵化器建设。而且,广州火炬中心着力于培育区内骨干企业,帮助其建设依托自身产业背景的专业孵化器。

推进建设中小企业全过程、全方位、专业化孵化服务体系。广州火炬中心集聚各类科技创新服务资源,构建“基础服务+增值服务+专项服务”的孵化服务生态体系。一是摸清底数,推动成立了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建成孵化器集群科技服务资源数据库。二是搭建平台,成立“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中介服务平台”,汇集超过150家中介机构参加。搭建“广州开发区仪器设备资源库”,为实现全区创新资源共享,孵化企业抱团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提供强力支撑。三是开展活动,除了协会的定期活动外,还开展创业导师、“创业培训营”、“名师大讲堂”和E-learning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四是专业对接,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知识与企业进行对接,通过开展“知识产权十百千工程”、企业管理咨询等活动,联合中介机构共同为广州开发区科技中小企业提供一对一的贴身创新创业服务。五是整合资源,引导各孵化器内企业间资源共享、推动各孵化器间资源共享,使全区各孵化器的各类资源得以充分使用。

编制广州开发区孵化器创新指数体系。利用“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云管理平台”,计算各孵化器创新指数,实时分析孵化器发展现状,为区孵化器集群发展提供参考。实现了孵化器项目进驻、企业离园、经济效益、创业服务等数据的上传、实时分析和数据共享,为制定政策依据和实施有效管理提供大数据支持。

未来工作思路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今后将继续发挥广州火炬中心“孵化器的孵化器”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广州开发区创新创业孵化器集群生态网络,把孵化器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高端人才的集聚地,成为高新区乃至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鼓励以产业资本为主体的各种投资主体兴建孵化器,力争实现“到2020年全区孵化器总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国家级孵化器10家”的目标。

重点支持商业模式新、运行机制灵活、资源聚集度高、孵化经验丰富的创新型孵化器和创业服务平台快速发展,力争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孵化器。支持标杆性孵化器探索在新加坡、欧洲等地布局海外孵化节点,建设异地、海外孵化器,加大国际创新创业资源的引进力度,集聚海外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积极引进境外先进创业孵化模式。

支持发展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平台,积极探索虚拟孵化等新型孵化形态,促进创业与创新、创业与就业、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降低全社会创业门槛和成本。

以孵化、培育高成长性企业为核心,参照广州开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与重点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科技企业加速器。通过政策体系的支撑,鼓励各类产业资本积极构建满足高成长性企业的空间载体。

支持标杆性孵化器在广东省或广州市乃至全国其它地区建设分园、孵化基地,推广其先进的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互动,共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使产业集聚和技术转移、扩散效应更为明显。

探索成立孵化器联盟,推动孵化器之间的优势互补,纵横联合,包括纵向型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孵化,横向型精细化协作,高效配置创新资源。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