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产经动态 > 蚌埠高新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蚌埠高新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0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889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常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面对经济新常态,2014 年 9 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天津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思路。2015 年,全国“两会”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正式定为重要的施政纲要。

作为蚌埠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蚌埠高新区同样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乏力、产业结构亟待优化等一些列问题。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无疑成为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必要途径,成为经济转型背景下政府自身改革的迫切需要,成为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面对机遇 蚌埠高新区积极推动创新创业

为加快推进“双创”工作,蚌埠高新区围绕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贯彻落实国家、安徽省、蚌埠市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文件,着力打造平台、金融、人才、服务等四大高地,创新创业生态日趋完善,创新创业主体逐年增加,经济增长正在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蚌埠高新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点。

打造平台高地汇聚“双创”资源。蚌埠高新区多方发力,初步形成了政府+民营、综合+专业的多层次孵化体系。政府主导,全力将蚌埠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打造成为集提供厂房、设备、办公场所等共享设施以及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全方位服务的综合孵化器,其旗下的创客空间、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清华启迪园蚌埠基地、中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园等一批孵化载体辅导培训企业318家,毕业198家,被评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大力支持企业、投资机构等社会力量不拘一格建设运营创业苗圃、创业工厂、创客空间等“双创”孵化载体,民营孵化器蚌埠金业科技创业产业园建设的“WM众创智慧谷”成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其培育的煜宸3D打印等项目发展迅速。蚌埠电商产业园引进众创第一股苏河汇,建成电商企业专业孵化平台,其孵化的互联网+汽车O2O项目“帮车派”发展迅猛。各类“双创”平台累计投资19亿元,新建、改造标准化厂房45万平方米,孵化企业498家,其中蚌埠华泰液力变矩器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挂牌“新三板”。

打造金融高地增强“双创”活力。蚌埠高新区积极把握当前宽松的金融环境,加强政府引导,与各大银行合作,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建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五位一体”基金体系。针对种子期企业,设立3000万元天使基金、1000万元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基金,与蚌埠市财政共同筹集2300万元青创引导资金,银行5倍放大资金规模给予创新创业贷款支持;针对创业期企业,设立2.5亿元中小企业创盈基金,政府用20%引导资金撬动80%的社会投资,已为6家创新型企业提供1.33亿元支持;针对成长期企业,设立3亿元新恒利达创业投资基金和1亿元苏河汇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快速成长;针对成熟期企业,设立3亿元领汇创业投资基金,6年内扶持3-5家企业在沪深主板上市,8-10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针对扩张期企业,设立10亿元金牛并购基金和3亿元昊方机电专项并购基金,鼓励企业实施海内外并购,迅速壮大企业实力,尽快跨入百亿元企业行列。

打造人才高地增添“双创”动力。蚌埠高新区依托中央“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工作站等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实施“安徽省特支计划”和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建成院士、博士后、博士工作站点6个。募集1亿元资金建立人才激励资金池,在资金、项目、人才服务等方面对5名中央“千人计划”专家、9名安徽省“特支计划”专家、15名创新团队带头人、36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6支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 24支蚌埠市“3221”产业创新团队给予支持。首创“先贷后评再股”创新团队引进新模式,对高端创新团队安徽省、蚌埠市、蚌埠高新区三级各配套1000万元,给予团队长期贷款,达到协议目标后,贷款转换为无偿资金继续扶持,先后支持煜宸3D打印、大富OLED等5支创新团队,增加利税2亿元。从驻蚌高校、职业院校、公益组织招募80名导师组建“智囊团”,为创客提供全方位服务。

打造服务高地营造“双创”环境。蚌埠高新区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创新创业提供“店小二”式便利化服务,切实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将152项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推进“三证合一”工作,企业注册时间由原来的10天缩短为2天,降低企业注册成本。成立运行蚌埠高新区招商服务中心,大大简化企业办事流程。

蚌埠高新区推进创新创业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方面。一是良好的环境优势。当前,蚌埠高新区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使得蚌埠高新区创新创业的机遇更多、平台更大、条件更好;蚌埠市委、市政府全面支持园区发展,在财政、税收、土地、人才、政策等各个方进行倾斜。二是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蚌埠高新区获批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具备了体制、科技、人事等一些列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的机会,尤其是在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中政策优势更加明显。三是活跃的资本优势。蚌埠高新区全力支持集创业投资、融资担保、改制辅导、政策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政府金融服务机构——蚌埠高投集团迅速壮大,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建成了涵盖担保、风险投资、小额贷款、上市融资、知识产权等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2016年至今,蚌埠高投集团获得AA评级,与多家银行、投资机构合作新设基金8个,总规模33.5亿元;为26家企业拨付产业扶持资金1.68亿元;为7家拟“新三板”挂牌企业实施股权投资,累计8330万元;为10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1.095亿元;参与4家企业累计4亿元增发。

挑战方面。一是创新创业主体不够多。目前,蚌埠高新区共有各类企业2100家,企业总体体量不够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0家,仅占企业总数6.8%,创新主体数量少。二是产业集聚有待提高。2015年,蚌埠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57家,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24亿元,产业集聚度还有待提升。三是创新能力不够强。2015年,蚌埠高新区完成发明专利申请量899件,授权量211件,两项均不到合肥高新区的1/3。四是创新人才短缺。虽然蚌埠高新区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安徽省“特支计划”专家、创新团队带头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等创新人才领先蚌埠市,但与安徽省内的合肥高新区、芜湖高新区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五是投资体系有待提效。由于蚌埠高新区基金体系初具规模,使用效率还不高。六是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区划调整使蚌埠高新区的管辖范围由60.74平方公里增加到136平方公里,新划入区域道路、地下管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创新创业。

把握机遇,蚌埠高新区加快推进“双创”

首先,激发活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是增大创业主体体量。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和创新企业百强工程。通过“育苗造林”式培育,按成熟期、成长期、创业期分类建立高企培育库,实行“一企一策”帮扶,扶持小微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力度,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铜铟镓硒、德豪润达等龙头企业实施海内外并购重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型升级,打造中科电力、凯盛科技等多个百亿元企业。

二是着力产业集聚发展。紧紧围绕硅基新材料安徽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和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两个蚌埠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立足优势,用活政策,内生发展与精准招商相结合,支持现有企业实施新项目,聚焦产业链引进新项目。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对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产业链、价值链提升。用产业集聚带动创业集聚,用创业集聚衍生创新集聚。

三是落实鼓励创新政策。推行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众创空间免税等政策。落实安徽省“1+6+2”政策,引导企业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对建立研发机构、研发平台的企业,符合条件后,给予经费支持、仪器补贴、资金奖励等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所得税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向小微企业发放创业券,鼓励企业购买科技研发和服务。

四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计划,通过财政后补助引导大型骨干企业普遍建立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规上工业企业要建立研发机构。对企业牵头建设的院士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等,达到条件后给予50%补助。全力保障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合建技术转移中心,提高园区至少200家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其次,引育结合,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一是加强高端人才引进。设立1亿元高端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用于团队科研创新、项目实施。支持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团队在蚌埠高新区创新创业。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招才引智并举,汇聚创新创业人才。支持企业用全球视野加强与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建材、中电科、玻璃设计院等驻蚌单位合作,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管理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强化创新人才培育。鼓励企业开展股权和分红激励,进一步激发企业骨干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利用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科研成果作价入股、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特殊对待等激励形式,引导更多的企业技术人员成长为创新人才。依托创业孵化器吸引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出“大学生创业券”,聘请专业管理人才和导师,加强创业辅导、创业实训,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培养一批创新创业人才。

第三,金融保障,广聚创新创业资本。一是加强政府资金引导。继续做强做大蚌埠高投集团,聘请金融领域专业人才,推动金融服务向个性化、专业化发展。扩大创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基金规模,实施精准投资,提高基金使用效率。试行以“拨改投”为重点的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改革,推动财政扶持资金由补助贴息为主向风险补偿、政府股权投资、共有知识产权、创投引导基金等多种方式转变,实现资金循环使用和滚动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二是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借鉴外地经验,试行创投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引进国内外知名风投、创投等金融机构入驻。由蚌埠市级统筹建立创业投资交易市场,鼓励已获得天使投资的创业项目直接在创投交易市场挂牌,为初创型企业获得风险投资、战略投资、私募投资等专业机构的后续融资提供平台支撑,同时为民间资本向创新创业领域投资打通渠道,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创新创业。

三是推动金融服务创新。建设蚌埠高新区科技银行,提高创新创业投资能力。成立蚌埠高新区金融商务综合服务中心,打造科技、金融、产业一体化金融服务环境。支持蚌埠高投集团运用资本优势,通过参与企业增发、设立合资企业、承接股份等资本运作模式,引进创新型项目。积极争取投贷联动试点,形成“可贷可投、投贷互转”的联动融资模式,释放银行投资动力。持续推进税融通和银政担合作机制。

四是扶持对接资本市场。推行企业上市“零成本”一揽子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新三板”转板工作,不断扩大主板、创业板、中小板上市规模。“一事一议”,通过股权投资等多方式,全面帮扶更多创新型企业“新三板”挂牌。参与挂牌上市企业增发实施新项目。鼓励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企业债券等融资工具。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