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产经动态 > 3亿专业基金护航 成都高新区打造金融科技产业高地

3亿专业基金护航 成都高新区打造金融科技产业高地

发布时间:2016-12-16 来源:四川新闻网 667
12月15日,2016年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趋势国际论坛在成都召开,这是首个在中西部地区举办的金融科技领域专业化、国际化论坛。

会上,成都高新区宣布启动打造金融科技产业高地,将组建一支3亿元规模的金融科技专业创投基金为产业培育服务,这也意味着成都高新区成为全国首个重点打造金融科技产业的国家级高新区。

论坛的圆桌会议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服务区域主任李立根主持,中韩金融研究中心所长、韩国金融监督院国际金融咨询委员李圭晔作为主嘉宾发言。德勤亚太区投资管理业主管合伙人秦谊、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高级经理程晓松、韩国Fintech Center董事长丁有信、真融宝董事长吴雅楠等多名行业专家出席论坛,围绕区块链技术应用、智能资产配置与智能投顾、金融科技国际合作等主题展开观点分享。

本次论坛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成都高新区金融服务局、成都高投盈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四川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成都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以及银行、证券、保险、期货、股权投资、信用评级、融资性担保、小额贷款、网络借贷信息平台等金融类机构和成都高新区内40余家相关企业共200余人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占据全球投资规模一半 中国金融科技产业迎来新机遇

在国际经济学领域,金融科技被定义为用科技改进金融体系效率的经济产业。英文为Finance Technology,即“金融+科技”,简称Fintech,是金融业适应“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结果,也意味着金融业内部的创新和洗牌。

“密切跟踪全球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助推中国金融业和科技业的创新发展,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做强做大,未来进入资本市场,这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成都高新区联合举办此次国际金融科技趋势论坛的初衷。”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服务区域主任李立根表示,中国金融科技产业目前已初具规模,毕马威和风投数据公司CBInsights共同发表的《金融科技行业脉动》季报数据显示,在2016年第一季度的投资规模中,中国占全球投资规模(49亿美元)近一半的份额。

“当前,金融科技在全球的扩张潜力和发展速度与日俱增,对传统金融业从支付清算、融资模式、基础设施、投资管理各个环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李立根说,金融科技是科技为“体”,金融为“用”,目前科技金融企业大致有两类,一类是采用金融科技手段改造业务流程的金融机构;而另一类则是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下,尝试依法合规地直接触达用户的涉金融创新创业企业。国内已诞生了蚂蚁金服、京东金融、陆金所等龙头企业和大量新兴创业企业,业务覆盖普惠金融、征信评级、智能投资、电子身份识别等领域。这些创新型金融科技企业不仅是风险投资的热门目标,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金融思维和行为方式。

3亿元专业基金护航 成都高新区打造金融科技产业

论坛当天,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洪涛发表致辞,并宣布成都高新区正式启动打造金融科技产业高地,这意味着成都高新区成为全国首个重点打造金融科技产业的国家级高新区。

据介绍,成都高新区目前已制定专门的建设规划并即将出台配套产业政策,列支专门预算,还将组建一支3亿元规模的金融科技专业创投基金为产业培育服务。下一步,成都高新区还将利用好建设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新的发展窗口期,加大在业态准入、金融创新、对外开放等方面获准先试先行。

在具体措施方面,成都高新区将围绕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引进总部型金融机构等方向重点发力,打造Fintech专业楼宇和产业联盟,利用试点政策红利构筑全国产业洼地,吸引全球的金融科技人才汇聚高新区。

良好金融生态等优势叠加 成都高新区发力科技金融2.0

“成都高新区发展金融科技也具有多个先发优势”,陈洪涛说,成都高新区具有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目前,成都高新区已聚集金融类机构750家,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160余家,股权投资、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近600家,这些机构将成为金融科技企业重要的合作项目来源。

“谈到金融科技发展生态环境,金融机构的内在转型动力也不可小觑,它们具有发展金融科技转型的巨大潜力。”陈洪涛介绍,四川省内仅有的三家法人保险公司均在成都高新区办公;四川省内65%的融资租赁公司位于成都高新区内;成都高新区还有全国首批消费金融公司和四川省首批科技小贷公司,以及国资期货法人公司,探索向金融科技转型将成为它们提升竞争力的法宝。

“成都高新区内的金融后台服务产业正逐渐成熟”,陈洪涛说,区域内有以加拿大宏利金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为代表的多个大型金融机构数据中心,它们的后台服务机构具备向大数据相关的金融科技发展的天然优势。此外,涉及金融科技的金融信息服务公司正逐渐壮大。目前已聚集金融信息服务公司28家,征信类机构7家,第三方支付类机构8家,“这类企业向金融科技转型的动力较强,使得成都高新区发展金融科技产业的基础得以不断夯实”。

众所周知,成都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础雄厚,也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和人才土壤。陈洪涛表示,金融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其产品的应用研发和创新能力,因此,技术团队的优劣决定了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潜力。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成都高新区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业已聚集相关企业1200余家,从业人员逾10万人。作为国内外知名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在华的重要战略布局地,天府软件园、孵化园、天府新谷、移动互联创业大厦、菁蓉国际广场等载体也为金融科技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自2011年获批成为全国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试点地区以来,成都高新区在用金融手段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阶段将用科技手段推动金融业向金融科技转型,这也就是科技金融2.0”,陈洪涛说,“我们希望立足长远、抢占先机,以发展金融科技产业为抓手,为成都打造中国西部金融中心贡献‘高新’力量。”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