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创客资讯 > 在行&分答拿到2500万美元融资、创业6年,资本的魔力让姬十三在成功也在妥协

在行&分答拿到2500万美元融资、创业6年,资本的魔力让姬十三在成功也在妥协

发布时间:2016-06-28 来源:投资界 542

  分答上线42天之后,果壳网、在行&分答创始人姬十三在发布会上对大家说,“在过去的42天里,用户创造了超过1800万元的总订单额。”  科学松鼠会、果壳网、在行、分答,纵观姬十三在传播知识上作出的种种探索,分答是他的一种成功,也是他的一种妥协。

  在2016年6月27日的发布会上,姬十三宣布在行&分答已经在两周前完成由元璟资本和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王思聪的普思资本和罗辑思维跟投的2500万美元A轮融资,估值超过1亿美金。“42天之内有1000万用户体验了我们的产品,超过100万用户为内容买单,生产了50万条语音问答,交易总金额超过1800万,复购率达到43%。”姬十三在发布会上宣布。

  现场同时宣布的还有分答的下一步布局。在行&分答产品总监朱晓华的介绍中,分答上线了包括限时重录、过期免费答以及追问等一系列优化体验的功能。同时,在行和分答很快会打通,分答能够中发起与航记得通话及线下约见,而在行内也可以进行轻量级的分答式交流并沉淀内容。通过分答、分答&在行、在行、MOOC学院和果壳网的结合,姬十三打算建立一个满足用户轻量级、中量级的知识服务需求,一对多的沟通以及公共化知识传播的不同场景下的知识服务体系。

  “一个产品很难满足人们在所有领域的需求。60秒语音只是我们切入这个市场的第一步而已,这只是一种产品形式,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形式。”姬十三的野心远不止于现在的分答,在他多次重复的“迭代”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未来的模式充满信心和期待。

  逻辑思维CEO脱不花在发布会上说,非常希望姬十三取得大的成功,因为他太能坚持了。姬十三坚持寻求知识变现的过程,从科学松鼠会到果壳网,从果壳网到在行&分答,产品的用户群和使用场景在不断扩大,而姬十三最初的科学科普理想却在不断被稀释。

从公益到商业的转变

  科学松鼠会是姬十三知识分享理念的开端,通过分享知识连接科技与传播。公益事业发展良好的副作用是,即便是在更具学术范儿的科普领域,最初的拓荒期过去之后,能否进行商业化和如何进行商业化也是最初的公益性参与者们需要进行考虑和选择似的事情。姬十三给出的答案是在科学松鼠会之外建立果壳网,让公益的归公益,商业的归商业。

  “我们是一群科学松鼠,要打开科学坚硬的外壳,剥出营养的果仁,送到公众面前。让科学像电影和音乐一样,流行起来。”2008年,已经从事了四年科学写作的姬十三创立了非营利机构科学松鼠会,希望用一种更鲜活好玩的方式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

  科学松鼠会是一个作者协会,而且入会必须满足两个标准:科学专业训练(通常是博士学历及以上),且文字出众。只有用这样的规则聚集起的一批华语青年科学传播者,才能保证用平民化、网络化的语言来描述呆板且略显枯燥的科学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语言只是方式,科学松鼠会出产内容的核心并没有变化,依然是严谨的科学知识。“科技与传播的断层是根本原因,日常生活中看不到太多科技的话题,人们没有科技意识,社会没有文化氛围。”姬十三在2011年的一次演讲中说道。

  果壳网是姬十三科学松鼠会影响力壮大后从公益转向商业的尝试,也是知识分享向更广泛的人群进行扩展而建立的“科技青年的社区”。在2010年的成立仪式上,姬十三这样介绍果壳网的定位:“科学松鼠会从草根中培养了一批具有公众影响力的知识领袖;而果壳网将进一步拓展这一模式,把web 2.0时代的去中心化与传统媒体的内容担当、编辑立场相结合,用科技内容关切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早期的果壳网是对科学松鼠会风格的继承和扩展。虽然具有媒体和社区的双重属性,但是姬十三却坚持认为科普的价值在于“如实反映科学共同体的声音”,追求对事实真相明确的定义,也可以理解为不追求平衡报道。果壳网的原则是,科学共同体可能是很小的一撮人,但是他们在科学问题上的看法,要比其他99%的人要更大。

  果壳成立一开始就引入了商业广告的模式,也依靠团队的科技敏感帮助企业做更精准的营销。虽然有一定量的收入,但是对于一个追求商业价值的网站来说,“小而美”便意味着天花板不高,也同样说明这个企业的商业模式还远没有走通。所以即便是果壳网对外宣布完成C轮2000万美元融资,姬十三也在媒体上公开表示,目前果壳的账户上有1亿元。但是这一切并不能平息媒体评论对果壳网商业模式的质疑。

从科普科研到大众信息的分享

  而姬十三在2014年对媒体阐释困境的解决方案时,用手指在桌上画了一个同心圆,“里面这个内核,是果壳网一直以来抓住的那群人,他们大多有理科背景,并且愿意在互联网上参与科学话题的讨论,而在外围,则是数以千万计的年轻人,他们虽然对科学有着正面的认知,但是并不会高频访问果壳网养成阅读科普内容的习惯,更加合乎情理的场景,是果壳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将某些科普性的信息与他们的关注兴趣糅在一起,完成一种自然的互动”。

  这个时间距离MOOC学院创办已经一年有余,之后果壳还推出了流量很高的两性话题产品“知性”以及一小时知识技能服务“在行”。将科普性信息通过社交媒体融入到更大众的人群中,这是姬十三作出的一次重要的尝试,也是他又一次的妥协。如果说科学松鼠会时代的姬十三是一个外壳坚固的坚果,那么伴随着果壳网的成立和不断的商业化的尝试,这个坚果的外壳正在出现裂缝,从提供有用的知识向生产和分享有趣的信息跨出了一大步。

  当42天前从“在行”平台上衍生出来的“分答”强势刷屏了人们的微信朋友圈之后,这一切变得更为明显。虽然姬十三在果壳网内部制定了类似于项目孵化的机制,允许团队在不偏离主线(知识和学习)方向的条件下去创造产品。但是,在行&分答与果壳、科学松鼠会的科普科研基因的联系变得更加淡化。这是一个为服务付费的平台,原则是:以“人”为核心、交易即社区、知识即服务。

  “互联网就像是一个剧烈旋转的风暴,它让一切都变得更快,更快的阅读,更快的打车,更快的购物,更快的约炮,但是总有一些时刻,会让人们格外留恋那些“慢公司”的产品,比如豆瓣,比如知乎,比如果壳,它们正是因为不够快,才得以保留下了某种温度,令人感到亲切。”这是2014年逐鹿网创始人阑夕 对果壳网的评价,可是现在姬十三也变得更快了。

  分答的知识与更侧重于分享和轻度的知识服务,在这里知识的外延已经远远超越了科学松鼠会和果壳网所坚守的科学知识。截止发布会前,分答入驻的各领域的专业人士中,医学领域答主5028人,教育类答主4366类,职场导师3371人,科研科普工作者1881人。更多垂直领域的知识信息服务建设正在成为分答更加关注的焦点。

  从“知性”、“在行”开始,姬十三口中的知识已经变成了包涵“如何约会女生”和“如何做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型”这样更能满足人们直接需求的内容。正如在发布会上,米未传媒创始人、CEO马东PPT上所写的,“拥趸,将属于有趣的人和有趣的内容。”

姬十三的知识分享经济

  以人为核心的大众信息分享而不仅仅是纯粹而严肃的提供科技知识,成为姬十三寻找到的知识分享经济的新商业模式。鹦鹉史航是分答的一个缩影,也是很多人对分答的最基本印象。“之所以选择这个平台,是因为这里面没什么黑幕,没什么架子,大家都很随意地交流。”史航的回答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从社会热点事件,到人生感悟,再到情感咨询,甚至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一切都因为他是史航。

  “他们(80后)开始愿意为知识付费,愿意为一些虚拟的东西付费,这样的东西与前一代人有非常非常大的区别。”吴晓波在2016夏季达沃斯年会上主持“中国的千禧一代”电视辩论会时说道。毫无疑问,一直在为知识付费努力的姬十三等来了这个时机,“用户愿意为新的知识服务模式付费,这是我们过去两年看到的。”

  姬十三为认知盈余寻找到的变现模式是知识分享经济。在他的介绍中,知识经济+粉丝经济=分答,“知识经济和粉丝经济并不对立,反而粉丝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放大通路。”在未来分享知识将会成为分享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自由地进行知识的变现和知识的交易,越来越多的知识创业者正在出现,每一个人的宫廷正在拔地而起,这是姬十三坚定认为的未来。

  “我个人觉得我自己过去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理想主义者,这几年我慢慢地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非常务实的理想主义者,我今天更好地用商业的逻辑来理解社会变化规律,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觉得变化更多的是这样的一种变化。”姬十三说这是一种让步还是一种妥协,需要大家自己去定义。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