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商业地产 > 建设中国“硅谷” 解码成都“双创”基因

建设中国“硅谷” 解码成都“双创”基因

发布时间:2016-06-2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078

6月26日,为期三天的2016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在成都闭幕。

一系列数据表明,本届双创大会,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全球创新创业新趋势,推动了全球创新创业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和交易。

同时,成都亦向全世界展示了其极具发展潜力的“双创基因”。

创交会获得众多“成果”

对于主办方而言,今年创交会和去年有太多不一样:不仅有涵盖涉及中美、中欧、中加、中韩四项国际性活动,还有与中科院、工程院联合举办的“世界未来科技论坛”。

“此外今年突出了交易,包括股权投资交易、技术成果交易和人才交易。”成都市科技局副局长丁小斌说,“本身在创新创业中,人就是最活跃的因素。去年办了第一届之后,我们发现大家在这方面的需求特别旺盛。最终创交会是人、资本、技术的一个社交平台。”

数据显示,本届创交会共举办了18项活动,共有来自美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5大洲36个国家参加,并吸引了超过7万人次的观众参与,是首届创交会参加人数的7倍以上。其中,参加交易项目超过3000项,预计交易额突破160亿元。

在技术成果交易活动上,通过创交会平台线上线下达成交易1746项,技术交易额达到61.7亿元。其中,国际技术交易16.1亿元,占26%,国内技术交易45.7亿元,占74%。

股权交易会上,成立了首期规模400亿元的成都首个政府投资基金——“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175个项目现场签约,预计交易额超过100亿元,现场成交项目数量和金额比2015年增长一倍以上。

人才交易会上,累计接受现场咨询7300余人次,接受网上咨询2000余人次,共有约50名外籍人才与企业在招聘会现场达成签约意向。实现了国际国内兼有、域内域外并重、线上线下结合、场内场外互动。

创交会和科博会、高交会并不相同,“科博会注重科技成果的展示,高交会主要对接用于科技成果和企业的对接,而创交会则注重于展现未来科技。”丁小斌说,创交会对成都的转型升级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定位为“创新中心”

最近国务院批准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把成都定位为国家第六个国家中心城市,并对成都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即经济中心、创新中心、对外交往中心、文创中心和交通综合枢纽。

“其中,创新中心的提出,是对成都双创工作的肯定。”丁小斌说。

而成都连续两年举办的两届创交会,正是推动成都创新创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事实上,本届创交会上的众多嘉宾,均认同成都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环境。

胶囊列车联合创始人彼鲍伯·格瑞斯塔是首次来到成都。“胶囊列车”被喻为未来世界上最为舒适的陆地交通设施,由于运行过程中没有摩擦,也不容易被阻力所影响,“胶囊列车”初步设计时速将达到每小时965公里左右。

但在听说西南交通大学,通过自主研发,也成功研制出和其胶囊列车相似的科技成果时,彼鲍伯·格瑞斯塔惊奇地表示:“成都是一个令人惊奇的创新之都,已经是一个具备创新创业元素的城市”。

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阎焱也赞同这一观点。他称,“中国过去的30年,更多的创新是1到N,原创性创新不多。在今后的10年里,中国需要的是0到1的创新。而成都是最适宜做这个创新的城市。”

进一步讲,阎炎认为,“投资遇到最大的一个困难就是人才的流动,但是成都,容易留住人才。成都的优势在于,不仅环境好,而且远离北上广,远离喧嚣,是一个适合长期创业的城市”。

“就全国范围来看,成都有着非常好的产业基础和产业配套能力。西门子在成都有一家完全按照工业4.0的理念和标准建设的工厂,为什么在全国就选择在成都,就是看中了这里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赵昌文称。

“作为‘创业之都’,成都有着非常有利的客观条件,如成都创新资源的质量和存量在全国靠前。”赵昌文表示,“成都有着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资源丰富,科技资源集聚。与此同时,成都有着较强的金融资源集聚能力基础和政策环境。”

建设中国“硅谷”

成都是中国的“硅谷”——这是在2016年成都创交会上,众多嘉宾的一致观点。

硅谷高创会创办人雷虹称,在硅谷高创会落地成都之前,联络过很多城市,去年开始跟成都进行了多方面的接触,进行了多轮的洽谈,选择第一站在成都举办,目前看来这个决定非常正确。

“选择成都,我的体会有几点。”雷虹表示,“第一是成都整个城市感觉动起来了,非常有活力,双创是目前成都的一张名片,成都的双创在中国来讲是最有活力的,这是吸引我们来到成都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此外,成都还有丰富的高科技人才,宽松的创业环境等。”

硅谷园区孵化器GSVlabs的CEO马龙·伊万斯认为,成都创新创业氛围非常浓厚,孵化器和创业团队的数量都足够多,缺乏的只是经验。虽然成都拥有 “中国西部硅谷”称号,但并不需要急于求成,因为硅谷的成功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成都城市的开放以及市民的友好也确实为创业的成功创造了良好的 氛围,“成都目前需要做的,是尽力去帮助第一代创业者获得成功”。

韩国首尔市经济振兴本部创造经济企划官金容福称,由于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国家战略层面的有效支撑,成都将成为世界创业知名城市。

“我去过美国硅谷学习考察创新创业,但我来到成都后,感觉首尔应该学习成都双创经验做法,特别是政策方面。”金容福称,“我认为,成都会成为世界知名的 科技创新城。我有四点理由:一是教育资源好,众多高校云集;二是中国西南地区人口多,市场大;三是国家的大力支持;四是成都的重视创新。我认为,首尔和成 都要加强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推进成都‘中韩创新创业园’建设。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