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中山资讯 > 中山市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五大困局?!

中山市率先实现现代化的五大困局?!

发布时间:2016-01-26 来源:天涯论坛 525
  这几天的孙中山纪念堂和松苑路市会议中心格外热闹。刚刚开完市委全会,中山的“两会”又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十三五”、“小康”、“现代化”一时成为这两个地方的热词。相信有很多重点的改革、发展方案会慢慢浮出历史地表,再次串联起勇立潮头的创新中山景象。
  2016年的元月,曼曼春雨中,走在这个殷实惬意、故事多多的小城,我不期然想起了中山的两个历史时间点:一个世纪以前的中山,和上世纪90年代的中山。
  一个世纪前的中山,是诞生民国“四大百货”的时代。那个时候,中山走出了“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百货公司,被认为是开启中国百货现代化的钥匙,启动了中国百货业和其他商业的振兴,而且把近代新式的商业运作模式带进了上海和广州等城市。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山,被财经作家吴晓波视为“中国新兴企业的摇篮之一”,这里诞生了威力、乐百氏、小霸王、金正、帝禾这些当时显赫一时的电器品牌,“一大群年龄不过30岁的少年英雄先后从这里呼啸而起”。那时候,中山成了珠三角“四小虎”之一。
  无可讳言,中山的发展是中国的一个奇迹。不是经济特区,自然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尤其是土地资源严重匮乏,经济总量却一直排在广东省前列,自觉不自觉地与中央和国家近几年的发展战略要求高度同步,走出了一条“五位一体”发展的路子,形成中山模式。正如市委书记薛晓峰所说的,中山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中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最好、在综合环境最好的城市中经济最为发达”的典范。最让人们称道和羡慕的是,这里的老百姓普遍富裕小康,他们的幸福感是发自内心的。
  今天,走在这样一个历史转折点,我不禁从过去的中山畅想起未来的中山。以前的商业传奇能否再次上演?“敢为天下先”的口号能否催生又一批“少年英雄”企业家?发展逻辑正在变革、产业秩序正在重构,随着深中通道这条大动脉的启动建设,中山的坐标也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面对未来,这个小城提出的“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自然让我为伟人故里的底气感到振奋。其实,虽然中山市谦虚地找出了四个不足的指标,但在我的心中,中山市已经实现了小康,或者退一步说,中山市规划的2017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完全可以达到。
  然而,我同时也在心中追问:面对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美好的目标,中山市却真实地存在着横亘在面前的五大困局。中山人将如何面对、如何破解?
  囿于水平,本文只是抛出这五大问题,笔者自己难以提出解决的办法,只能泛泛地说要靠创新的胆识、创新的路子和创新的行动。在此更多的是热切期望这五大问题能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和讨论,更期待能收获各社会各界奉献的金点子。
  1.定位之困
  翻开1997年10月9日的广东报纸,几乎都可以看到中山市获联合国人居奖的报道。
  确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宜居之城”成为中山在外地人眼中最鲜明的一大形象。但这几年可以明显感觉得到,中山的邻居珠海在这一方面的形象宣传已经在逐渐强化,加之特区优势,珠海宜居之城的形象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宜居作为一个代言城市形象的定位并没有问题,但在支撑一个城市的发展战略上却是相对薄弱的。对比周围几个城市,可以看到近十几年来中山似乎一直在定位方面没有获得明晰的方向,而深圳通过培育创客文化引起国家领导人重视,“创新之都”已经叫响全国;广州沉寂多年之后,重新找到了争夺国际客流和物流中心的位置,提出了“三个枢纽”和“三中心一体系”的发展目标;佛山、东莞的智能制造突飞猛进,前者要对标德国技术,后者要搞机器人产业,逐渐奠定了产业基础;珠海重提“向海而生”,加上有横琴自贸区的优势,发展势头迅猛,城市定位除了是珠三角西岸中心城市外,甚至也在向新加坡看齐。
  中山曾经提出了几个概念,比如“海滨城市”、“花园城市”、“宜居城市”、“山水城市”、“伟人故里”等,其中“伟人故里”这一特色是最突出的,也是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同的。然而,却一直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提法。产业定位方面,也缺乏一个特色鲜明且操作性强的方向。我们曾经提出工业强优城市,但这并非自身特色,而是现代化城市的共性追求。虽然近年来规划了让人为之一振的翠亨新区,但其定位却好像依然在徘徊。在周边城市如火如荼的创新发展战略中,中山既与佛山、东莞等周边城市的规模、速度有一定的差距,而后来居上者如惠州、江门等,则正以后发优势和“大项目”、“大产业”定位快速发展而逼近中山。
  在创新驱动战略中,中山如何找到怎样的产业定位乃至城市定位?先行者已经迈上更高层次的发展道路,后来者也找到了后发优势紧随其上,回答和明确城市定位包括产业定位问题,迫在眉睫。
  而当前正在提上建设日程的深中通道,或许是一个找到精准定位的机会。这一动脉的贯通,充分说明翠亨新区的规划建设是极具远见的,现在的问题是,必须尽快明确和坚持翠亨新区的定位,并争取早日成为国家级平台。而新型专业镇的发展战略,恰好可以从产业的转型升级上与深圳相对接。事实上,在区位方面,中山特有的地理位置是非常明显的:介于珠江东岸和西岸的交通枢纽;现在,随着三大自贸区的建设,中山也在经济圈中处于一个非常微妙和奇妙的位置,即处于三大自贸区的几何中心。如果能在这些特殊的区位优势中找到中山特有的功能担当,那么就能找到破局的可能性。市长陈良贤曾经说过,中山的城市规划建设,要向国际先进城市看齐。确实如此,我们看看大概一百年前建设的孙文西路和石岐老城区,多么的国际范!
  城市定位的另一个问题是,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我们似乎越来越难感觉到中山这座城市特有的风格、特点和基本色调,更难感觉到她的咸淡水味道。
  2.人才之困
  人才问题好像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其实它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如果单单放在政策方面,那么人才问题可以变得很单一:那就是只剩下奖励、补贴、优惠、扶持方面的问题。
  可以看到,这几年中山抓“人才强市”战略,也取得了很漂亮的成绩,媒体报道称最近5年引进、培育的人才,是2010年前5年的翻倍,而且也实现了在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评选的“零突破”。
  目前中山的育才引才政策是否把准了脉搏?政策问题很好解决,只要政府有诚意、想干事,就可以打破传统去推动,难的是引进、培育人才的前期工作——换句话说,首先要搞清楚:“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这个问题,然后才去落实和解决“能够留住什么样的人才”、“要培养引进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
  其实逻辑也很简单:按照城市定位和社会经济发展来引进、培育人才。中山的人才政策,也一直在强调要跟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但实际上两者的衔接却不够紧密。中山以专业镇和产业集群为最主要的经济特色,未来的发展、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应该都往这方面着力。而另一方面,中山还必须结合培育发展新的产业来培养引进高端人才。
  说到本土的人才培养体系,恐怕又要回到高校人才生态的话题。基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诉求,中山前几年开始提职业教育,在这方面的建设也有很起色,但还远远不够。我认为完全可以另辟路径,通过对职业教育更高层次、更有力的统筹,让全市的职教办成全国、全省的典范。这就需要站在市级层面去统筹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实现办学与产业的无缝对接,集中更多的资源对产业集群人才进行高精准、高匹配的培育。道理很简单,中山未来的产业转型所需技能人才,应该大部分从这里产生,通过强化高职教育的建设,来集聚在智能生产、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前沿技术、高端资源和开放视野。这一类人才,应该是中山近期最亟需、最骨干的队伍,是中山的命脉所在。当然,根据新产业的发展来培养和引进未来型人才,也同样重要。
  人才问题,其实还有一个需要解决的更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管理人才的人才。这方面在改革开放初期、中期问题不是很大,但进入近十多年来,中山却认识和解决得很不理想,总的就是缺乏一支高素质的领导人和人才管理队伍。从市领导层面、到部门领导,尤其是镇区领导,都存在这个问题。要解决人才问题,首先要配备好各级领导人,尤其是镇区一把手,要选用爱人才、懂人才、重人才的一把手。这一点,在中山显得非常的急迫。
  3.文化之困
  孙中山故里,这应该是目前中山能够叫得最响的文化符号、文化品牌了。
  身为一个拥有860多年建制史的珠三角城市,中山文化资源并非匮乏,相反非常丰富、特色突出,例如近代文化、侨乡文化、产业文化、商业文化、水乡文化、民俗文化等,在岭南地区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有关文化名城建设的问题,中山市早在2008年就在《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中提过,并以系统的“八大工程”做了统领。这其中包括了孙中山文化工程、历史文化工程、产业文化工程、民俗文化工程、公共文化工程、博爱文化工程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名人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水乡文化相关的旅游产业也得到了开发和延伸。按照当年的规划,三年内拿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也如期实现了。
  然而,拿到历史文化名城金子招牌,就一定一直是文化名城吗?作为第一城市品牌,“孙中山文化”中山市擦亮了吗?
  在这里借用一下有关方面的调研成果:
  就深度和广度而言,中山对自身文化特色的开发与利用远远不够,尤其是对孙中山和近代文化的优势发掘利用上,并没有将之变成城市自身的优势。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对孙中山文化的侧重点在于“保护”,价值挖掘和利用这一块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呈现。近几年,中山市通过整合翠亨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加大了孙中山故居及周边地区的统筹规划和整体保护开发力度,扩大孙中山故居景区范围,内部的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与提升。
  但是,在外围的开发和内涵挖掘上,却没同步加快。在这一点上,对比湖南韶山、四川广安、浙江奉化等城市,中山对孙中山及其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做得远远不够。与孙中山文化有着密切关联的武汉和南京,都分别抓住了“辛亥革命首义之城”和中山陵等旅游文化资源,对孙中山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城市发展和旅游资源利用,均产生了巨大的飞跃。
  2016年对于中山市来说是一个难逢的契机。在迎来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之际,中山应该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去争取中央、省的支持,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支持,借势整合资源打好孙中山文化牌。目前最迫切的,应该是积极改善现有的基础条件,争取高规格、有影响力的纪念活动在中山举行,并以此争取更多的扶持资源来支持中山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与文化相关密切的是旅游。目前,中山正面临周边城市旅游业的强势包围。珠海的现代旅游产业给中山以极大压力,江门的华侨文化正在走进“十三五”规划,佛山的创意文化则将地域文化包括美食文化融现代旅游于一体,阳江的“海丝”文化也进入了省的层面甚至国家层面。中山有什么?孙中山、近代文化、产业文化,以及咸淡水山水与咸淡水人文,应该是中山的优势和特色所在。重视和发挥这些长处,中山的旅游才能上去,也一定能够上去。此外,曾经诞生全国首个大型游乐场长江游乐场、已经是全国以至亚洲最大的游戏游艺机产业基地、为全国提供了大量大型游戏游艺机的中山,如何利用这个产业在中山本地建设一个大型游乐型旅游项目,我们却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无比的困惑。中山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也许可以从中寻觅到原因所在。
  与文化相关密切的,还有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中山人依靠惊人的务实精神和创业文化,创造了中山模式、中山奇迹,但那是”老常态“的事情了。新常态下,我们当然必须坚持务实精神和传统的实体经济,这是中山人的生命线,但仅仅依靠“务实”是远远不够的,是难以为继的。到了今天,中山人确实需要抬起头来仰望一下星空了,比如非常规发展信息化经济、现代化经济,等等。而产业经济的提升,前提还是要先解决文化精神的转型提升问题。
  4.土地之困
  土地问题也是资源瓶颈问题,尽管是当前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但对于广东省市域面积最小的地级市来说,却正是中山最为棘手的难题。
  为了破解这个困局,中山市也拿出了很大的决心,在2015年年底,“三规合一”编制通过专家评审会,就是其中的一项改革成果。最大的家底,终于摸清了。
  “三规不合一、市镇两张皮”,一直是制约中山发展的头号问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不合的情况,在中山是个相对严肃的历史问题。项目不能落地,已经严重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现在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吻合率,从之前的不足50%提升至目前的95%,并成功盘活1.3万亩闲置用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项目落地释放了空间。“三规合一”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对于中山具有重大意义。相信这一个成果会很快释放许多好处。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土地问题似乎也不是最根本的问题。若论土地资源,与香港、新加坡等地区相比,中山算是很充裕的了,但这些国家和地区单位面积所产生的GDP,却比中山高得多。深中通道那边的深圳,也不过1996平方公里,只不过比中山多了100平方公里,但深圳2015年的GDP达到1.7万亿,是中山的近六倍。
  这也说明了,破解资源瓶颈,土地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因素,但却非唯一的因素,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最大的出路,还是在于城市的定位和产业的布局与发展。
  所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多大的资源空间,而是怎样利用资源空间。新加坡模式,包括深圳的发展,已经为土地资源紧缺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种转型升级的思路。而中山,完全可以在再次创业的定位中利用对接深圳和三大自贸区的契机,重新找到定位,对“三规合一”释放出来的土地空间进行有效利用,用最小的面积产出最大的价值。建设精品城市,成为城市中的精品,中山的出路也许就在这里。
  5.体制之困
  中山“市管镇”的架构,行政区划扁平化的典型。作为“无下辖县”的地级市,扁平化的管理极大地刺激了中山各镇区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镇域经济是中山经济发展的特色。市管镇,链条短、成本低、效率高,体制的优势是摆在那里的,中山发展到今天,这一体制起了关键性作用。
  然而硬币皆有两面。尽管这种扁平化的行政管理模式给中山带来了积极的发展动力,但却也不得不面临零、散、杂的弊端,无法集中资源办大事,产业同质化、行政成本高,无序竞争、恶性竞争,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情况已经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行政区域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这甚至已经成为目前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因素,也是以上四个困局解决的前提。但是,无论如何改革,扁平化的原则都不能改变,这是优势和生命力、创造力所在。
  三亚市也曾经与中山一样,是中间不带县的地级市,他们的改革模式可以给中山提供一些参考。2015年,三亚市撤销了原有的海棠湾镇、吉阳镇、凤凰镇、天涯镇、育才镇、崖城镇,按从西到东方位次序,依次划定了崖州区、天涯区、吉阳区和海棠区。此次撤镇设区之后,三亚成为全国首个没有乡镇的地级城市,并建立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基本框架,“市、区两级政府,市——区——村(居)三级管理”模式。
  事实上,早在2011年,广东省编委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意见》,提出在东莞和中山市分类开展市辖镇行政建制改革试点。具体的改革方案,就是将适时选择若干面积偏小且地理上相邻的镇,按照“1+X”模式推进“联并升级扁平化改革”,即按照整合资源、减少层级、优化政务的要求,以处于地理中心位置的镇为基础,联合周边镇共建市辖区,区不再下设街道和镇。但由于设镇众多、牵涉到的各方面关系比较复杂,最终没能推行,而让三亚率先告别了“直筒子市”。
  改革乃诉求所在,行政区划改革势在必行,零、碎、散的城市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求。在中山,我们认为合镇建区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出路应该是小镇并为大镇。中山产业集群分布的条块非常清晰,完全可以根据产业分工来合并镇区,如大涌、沙溪镇,原来同属隆都,人文同源、产业同构,完全可以合并成一个大镇。通过“联并升级扁平化改革”,中山可试行“小镇并大镇”,同时整合城区资源,让城市资源进入更加高效的运作轨道。
  而对于城区,则应该考虑走完全城市化的道路,即成立一个建制区,负责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市政府转为规划、建设和监督的角色,从而空出更多的精力负责全市的统筹领导。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也是一个难度极大的问题,但我们必须积极面对,尤其是中山人自己,决不能因为敏感、难度大就回避它、忽视它。如果这样,中山的前途和未来就会出现许多的变数。也许今天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还不怎么成熟,也许会有人责怪我们提出这个问题会搞乱思想,但只要是对中山负责任的人,都要清醒地知道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下大决心,搞清底子,做好规划,设定预案,相信睿智的中山人迟早会圆满解决这个重大问题,只是现实和未来不会留给中山人太多的时间了。
  敢为天下先,必有除弊创新之勇气、有大刀阔斧改革之魄力。中山抵达“率先小康”这个目标已经毫无问题,但率先实现现代化,则需要觉察更多的差距、破除更多的困局、释放更多的活力、迈出更大的步伐来解决,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又是必须经历、经历过后会无比痛快的过程。期待我们这个城市能够在“十三五”开局之时,用破釜沉舟的决心和特立独行的智慧,以及切实有效的行动描绘下一段伟大的传奇。
  除了充满期待,我们同样充满信心,因为,中山从来就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中山人从来就是敢于和善于创造奇迹的人。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