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产经动态 > 破解中国园区招商难题:众筹思维“三步法”

破解中国园区招商难题:众筹思维“三步法”

发布时间:2015-11-26 来源:招商引资内参 922
  1、园区招商,观察到的现象与问题
  现象一:
  行业玩家似乎已经达成一个共识,即对于园区,传统的地产开发的产品销售导向,无论快销还是压盘等待增值,都不适用!理念上升级了:空间产品+持续服务。
  现象二:
  既然摆脱传统地产思维,在盈利模式上也要探索新路,可能的玩法是租售收入+服务收入+对服务对象投资带来的收入。
  现象三:
  为了增加流量和黏性,想到并实施了互联网+前提下的参与感,即品牌与文化、各种线上线下的活动、低碳环保、大数据应用,各类机构的参与所形成的“生态”。
  这三个现象,从业务模式、盈利模式、运营方式上给出了探索性方向,令人鼓舞。
  2、园区招商主要矛盾及其解决方案的框架思路
  大家讲园区模式上的创新,就是要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在于解决招商问题,招商的现状是全国业界普遍性的难题!我曾开玩笑说,谁解决了这个大问题,肯定会受到总理的接见。
  要解决这个难题就需要顶层设计,关键还是理念的跨界升级。从本人所在行业角度出发,我提出策略如下:园区—资管平台—大投行模式平台。他们既是三个层次,也可以是三个发展的步骤。何解?
  园区是大家都在做的事情,是基础,是达到与其他行业参与者比肩的必要要求;资管平台,就是在搞园区运营服务之时,把客户作为自己的资产来看待,根据他们的需求主动积极的提供有效且经济的服务,园区企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你园区的品牌,直接影响到二次招商的好坏。园区与企业是一荣俱荣的关系。做到这一步基本上解决了差异化的问题;大投行模式平台,是要解决企业怎样对接资本市场的问题,是要帮助企业怎样在资本市场之中适者生存和腾飞的问题。园区中出现几个明星企业,不仅仅关乎园区的品牌,还是您服务核心能力的体现。做到这一步,就需要一个基础环境,这就是常被提及的“生态”。
  我重点讲一讲第三个层次,即大投行模式的平台的框架。并非劝诱做园区的朋友跨行到金融行业中去,不是去做实质意义上的投行业务。但不争的事实是,大家都在混业,都在跨界,您可以非主营但参与。做什么呢?做一个您具有天然优势,但其他类机构想做但做起来不经济的事情。一个要素集成交易B2B平台,涵盖原材料、下游需求、技术、物流、资金、人才、咨询管理、教育培训的数据交易平台。
  这个平台为什么有意义有价值?通过第二层次的服务,您对园区的“资产”(企业)做主动管理(管家式服务)的时候,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真实信息。投资机构在进行资产配置的时候,最苦恼的是难找到与资金端匹配的资产(投资标的)。其原因是,市场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表现在信息流不通畅,表现在信息质量不高。苦恼就是诉求,这个B2B平台就能解决这个痛点,这就是您的比较优势,这就是您做这个平台的价值实现点,而且这个链条上的潜在盈利点很多!您一定会提问,我一家做这个平台值不值?投入很大嘛?!答案是,垄断无法形成,搞众筹呀!您分摊成本和风险之时,进来更多的园区和企业。触点节点越多,越有价值!这个平台不排他,但会对使用者形成自然的路径依赖…而且,这个平台做的有模有样的时候,一定会有资本市场的钱来买单。这个时候,可持续服务就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转型就实现了。
  3、园区招商的其他一些问题
  有关其他问题点到即止!
  基于以上所述的园区众筹思维,生态群落利益相关方,政府,开发者,运营方,使用者,投资方,以及其他第三方都参与其中。谁要看到主导者想快进快出,玩短期套现,就不会有其他人陪着玩,因为利益实在长远且巨大。从资本市场角度看,你把模式落地了,玩转了,各种可能都是存在的。
  还有一个有关流动性问题,即证券化的思路。不管哪种模式,别想把低效资产甩给别人,都是不可行的。证券化是您持续运营、提供优良服务的前提下,解决一部分流动性的方式。指着它把盈利也一把拿回来,可能性很低,或者人家一开始就另有“主张”(企图)。
  从发展策略,规划设计,到运营方案,到各方合作模式,都要先有个设计框架。有来者必有去者。唯一不变的是所在地政府的角色,与其博弈是长期性的。
  整个实施过程中,最关键因素不是钱,而是人,是具有跨界复合的通才。没有怎么办,搞个团队,缺哪个角色挖哪个角色。一味去迎合资金方,会做得非常痛苦。发挥才智,把剧本编得引人入胜。钱的问题不会那么难。
  简单总结一下,园区也好,众创空间也好,注定要摆脱地产开发思维模式。盈利模式由对目标企业的投资,融资安排,资源对接与共享,主题活动提升黏性,把入驻企业看成自己平台化投资配置,对其进行资产管理式服务,为其生态圈搭建信息高速路,才有可能走出园区(众创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