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人物观点 > 杨建国:“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应“抱团取暖”

杨建国:“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应“抱团取暖”

发布时间:2015-10-13 来源:中国企业报 952
  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以此战略为基础的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那么,依托“一带一路”发展的园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遇到了哪些问题?融入“一带一路”概念的园区发展,其方向和前景又会怎样?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杨建国。
  《中国企业报》:附载在“一带一路”上的政策红利,对园区建设有何意义?同时“一带一路”为园区建设指明了何种方向?
  杨建国:“一带一路”战略蓝图的主旨,就是要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所谓的经济合作,核心就是产业合作,而作为其载体的产业园区,自然在其中充当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至于“一带一路”为产业园区建设带来的政策红利,如果严格的从规划蓝图中解读,就是其中提到的“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但这么理解,过于狭隘、片面,整体来看,其利好主要在三方面。在产业方面,包括产业转型升级和转移,以及由此产生的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塑造等机遇;在金融方面,“一带一路”实施所需要的资金流会带动包括发行各种证券、设立基金和创新金融机制等机遇;在区域合作方面,“一带一路”鼓励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各类产业园区等机遇。
  “一带一路”给产业园区建设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区域协同”。这个协同,从单纯的产业园区角度来说,就是要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能力。对于产业园来说,要学会跳出本区域、本国,从“一带一路”整个区域出发,重新对产业的布局做进一步的优化,避免同质竞争,通过错位发展,凸显当地产业发展的优势,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中国企业报》:“一带一路”概念提出已有两年,两年来,根据“一带一路”概念,新建和完善的园区都取得了哪些具体成就?
  杨建国:“一带一路”蓝图公布至今,中韩、中乌、中白、中马……众多的跨境合作产业园区纷纷上马,不仅涵盖农业、纺织、化工等多种产业类别,还包括自贸区经济合作示范区、合建园区等多种合作形式。具体说来,有以中韩自贸协定为代表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合作模式,有以中国威海和韩国仁川为代表的自由经济区模式,有以西安高陵中小企业园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园合作模式,有以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为代表的“两国双园”模式,有以中意(宁波)生态产业园为代表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有以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杭州)综合试验区为代表的网上丝绸之路模式……除此之外,由陕西西安市政府发起的“一带一路”产业园区发展联盟也在近期成立。
  《中国企业报》各地根据“一带一路”概念新建的园区很多,这些园区有没有具体的政策和标准?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杨建国:要注意的是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更多的是一种战略构想,想要真正完全地落地实施,还需要持续不断的摸索和实验。具体到产业园区建设,也是如此。由于“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国家众多,不同国家之间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一刀切”式的标准和政策,并不完全适用。截至到目前,各地新建的“一带一路”园区,大都围绕着产业合作的主题,但在具体的政策和标准上,还欠缺相对统一的标准和规格。
  《中国企业报》:这些问题,靠单个园区似乎难以“根治”,你认为出路在哪里?
  杨建国:我的建议是:第一,成立跨部门的“一带一路”产业合作领导机构,统筹协调产业合作与海外产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第二,加强合作,包括国企和民企,包括产业链上下游,包括政府和企业,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取暖”;第三,完善配套机制,加快完善法律、金融、服务、税收等多层次、多角度配套建设;第四,加大对“走出去”的重视程度,从机制体制角度,激发地方政府和企业“走出去”的热情。
  《中国企业报》:在“一带一路”概念下,什么样的产业和地区的园区会受益,请具体说明。
  杨建国:想要做好跨境合作产业园区,最关键的是互补性。产业也好,园区也罢,只有实现了优势互补,这样才能合作共赢。
  从这个角度出发,什么样的产业会收益?什么样的地区会收益?其实都是一个综合的问题:怎么找到双方之间能够互补的优势。比如,中阿合作,一定是能源产业方面,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一个是有着丰富能源资源的地区,互补性十分明显;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合作,一定是服务外包产业方面,充分利用该地区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中塔合作,主要集中在矿业和农产品加工方面;中韩合作,主要集中在IT和汽车产业方面等等。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