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产业转移 > 芜湖:引领城市转型升级 打造“升级版”开发区

芜湖:引领城市转型升级 打造“升级版”开发区

发布时间:2015-07-28 来源:芜湖新闻网 1020

        我市日前出台《关于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利用5年时间,以15个开发区为载体,培育支持50个领军企业,到2020年开发区力争实现进出口总额100亿美元以上,经营(销售)收入10000亿元以上。这是我市第一次出台指导开发区发展的实施意见。

        首次出台的《实施意见》有五大方面的明显特色——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突出领军企业和产业集群带动;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坚持绿色集约发展;多措并举力推升级版。在开发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同时,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领军企业,实施开发区主导产业“领军企业”培育工程。在各开发区主导产业企业中,选择50户左右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在资金、土地、融资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这一轮打造开发区经济“升级版”将最终形成多措并举、合理推动的格局。通过实施“15511”工程,把开发区建设成为我市经济发展和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主要载体;成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新优势的排头兵;成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成为企业国际化、城市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的先行区。

        近年来,我市各开发区主动应对经济新常态,结合产业定位和特色迈开转型升级的步伐。结合《实施意见》,记者分组深入采访了芜湖经开区、高新区和省江北产业集中区,探访转型特色,聚焦开发区“升级版”——

        经开区:新产业新技术驱动转型升级“新引擎”

        7月21日,芜湖长信科技的生产线紧张忙碌,操作工手中的玻璃基板在全自动生产线“变身”,一片片全贴合的触屏模组可以直接供应给下游的手机、平板生产商。“全贴合触屏有效提升了手机屏幕的清晰度和强度,手机更轻更薄,粘合度也有了明显改观。”长信科技公司负责人介绍说。2014年长信科技启动触控显示全贴合模组事业部,实现产业链的新整合。如今该公司全贴合触屏月产量已经达到50万片,市场空间巨大。

       就在芜湖跻身国家级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试点的2013年,长信科技实现了21.5英寸触控显示屏通过微软实验室认证,在中大尺寸显示屏领域开始发力,抢占到市场先机。如今,该公司最大触控屏可以达到55寸,主流产品集中在21寸左右,充分彰显出公司的科技实力。而在大屏时代,该公司把目光聚焦于智能汽车的中控平台,将朝着智能汽车、车联网、物联网发力。另一个技术创新的杰作是,这家科技型创业公司自主研发的OGS(单片式触控玻璃)已经成为行业技术标杆,如今生产线扩展到11条,可实现月产量20万片。

       借助国家级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东风,芜湖经开区平板显示产业快速成长壮大,成为引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庞大产业集群。短短几年时间,芜湖经开区聚集了东旭光电、信义玻璃等玻璃基板企业,长信科技等玻璃加工制造企业,玻璃抛光、磨床和辅材企业,德仓光电等背光板企业,以及中兴通讯等手机制造企业,顺利打通了产业链的上下游。目前芜湖经开区已有平板显示和电子信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2014年实现产值206.6亿元,同比增长19.6%。

       平板显示产业的崛起,见证了芜湖经开区迈向新技术、新产业的转型之路。2014年,经开区成功申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这是该区继“省十大创新型园区”、“安徽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培育园区”之后,在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又一高端平台。科技创新是实现转型的“利器”,经开区充分利用这三大平台,找准了高新技术研发着力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加快发展。去年,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R&D)投入超2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达125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2.6%,为产业升级转型增添强劲动力。

      “在从规模式增长进入内涵式增长的转型阶段,经开区不再只盯着项目规模,而是瞄准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产业前景好的优质项目。”经开区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壮大了经开区工业企业的“筋骨”,企业经营效益大幅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家用电器产业,实现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50%;新型显示产业实现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25%。

        采访中,记者发现经开区把产业升级的端口前移到招商引资,牢牢把好转型入口关。聚焦汽车及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首位产业,平板显示、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以创新能力强、产业前景好的关键项目为突破口,带动配套企业集群发展。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经开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9个,总投资134.9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1个,总投资120.3亿元。涉及智慧教育、单轨汽车、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多个新领域,经开区正朝着高端产业集聚区快步前进。

        高新区:盘活“存量资产” 迈向“1+1>2”整体最优

        一排排厂房整齐有序,一条条生产线开工在即,一座座办公楼展现出现代企业新貌……自今年年初,弋江区正式启动盘活存量资产的工作以来,高新区“腾笼换鸟”,以园区内闲置土地、低效利用土地、闲置工业厂房和办公楼宇等存量资产为突破口,加大企业兼并和重组力度,着实缓解了区内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

       “突破用地紧缺等瓶颈,将曾经闲置的存量资产充分盘活,为转型升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弋江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的一番话,彻底揭开盘活存量资产的神秘面纱。据介绍,经过多年的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积累出的存量资产,以写字楼、闲置土地和工业厂房为主。如何让存量资产发挥效益,受到相关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将存量资产充分利用实现增值效益,也是推动盘活的关键因素。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园区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正尝到了存量资产盘活的甜头。2012年7月入驻高新区的安徽英伟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珠海某家企业的子公司,工业用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一步。用地需求大,但企业初期资金压力也大,矛盾激化造成了施工方的工程停滞。僵局面前,政府出马,约谈了企业、施工方等多方机构以后,工程在一年半后顺利开工。说起这些,企业主也不由自主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在高新区购买了60亩闲置的国有资产作为投产用地,本以为政府只管‘盘活’,没想到还要‘管好’,遇到问题后,相关部门帮着联系施工方,还为我们作上市融资准备,当我们启动新三板后,还顺利引进部分投资,心里很激动!”

        同样案例在高新区几乎时刻都在发生。2015年6月份,顺利购买高新区工业园闲置厂房作为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固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在一年前,它还是一个厂房建在县城,交通地域都较为偏僻的乡镇企业。如今,这家企业不仅在区招商局等相关部门引导下,顺利购买并入驻了位于星火工业园的现代化标准厂房,而且还有了办公楼宇用于客商接待洽谈,在相关负责人看来,这些“高大上”的配置在过去想都不敢想。“这比新征土地、新建厂房降低了人力成本,大大缩短了投产周期。”他补充道,政府为企业遴选出的厂房都是依据因地制宜的标准,让企业无需“跑断腿”,只要将诉求和想法“申请”给政府,他们就会“第一时间”备案托管,让企业省时省心。

       近年来,随着国家土地资源紧缺,尤其是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基本农田的土地政策,致使可利用土地的成本越来越高。释放整合政府“手”中的存量资产显得愈加必要。政府将各类分散资源进行整合,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模式,既要“盘活”,更要“管好”,在提高存量资产附加值的同时,实现“1+1>2”的整体最优效果。

       江北集中区:走出产城一体发展的新路子

       经过5年建设,省江北产业集中区是否实现了省委、省政府五年大发展的预期目标?日前,集中区管委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按照 “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指导思想,集中区始终坚持一手抓产业项目招商不动摇,一手抓城市建设不松懈,摸索出“产城一体,以产兴城、以城聚产”的发展新理念,颠覆了传统开发区有产无城的发展老路。

       作为皖江示范区的示范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标志性平台,集中区从建设之初,就着力发展高端产业。集中区产业发展部有关人士指出,在项目准入方面,区内实行了严格的会商机制,产业发展、招商、规划建设、国土、环保等多部门对入驻项目进行联合把脉。“绝不为了单单追求发展速度,引入‘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据了解,在近年来的招商布局中,集中区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既积极争取了金山银山,也保住了江北地区的绿水青山。

        近年来,集中区聚焦重点领域,明确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为首位产业,高标准引进招商项目。经过5年不懈努力,总投资200亿元的海螺组团、总投资18亿元的修正组团、总投资300亿元的宝能组团、总投资16亿元的捷瑞新能源汽车和总投资20亿元的华盛物流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据了解,截至目前,集中区累计入园产业项目62个,总投资629亿元。其中,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11个,总投资114.22亿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19个,总投资156亿元;电子信息产业项目8个,总投资46.3亿元;健康产业项目5个,总投资49.2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19个,总投资262.87亿元。初步形成了具有集中区特色的“4+1”产业格局。

        近日,记者走进集中区看到,起步区20平方公里区域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已经建成。数千套的安置房、公租房交付,集中区幼儿园、小学建成。区内公共交通已经开通运营。大型酒店、公共食堂、天门山公园、超市、健身房、图书屋、药房、网络等一批涉及吃、住、行、购、乐的服务配套设施日臻完善。一座欣欣向荣的产业新城正初步形成,缓缓走来。

      “作为一座产业新城,集中区应避免走‘有产无城’的老路,实行产城一体化思考,一张图规划,一体化建设。”集中区有关人士介绍,集中区立足发展成为芜湖未来主城区之一的定位,保持城市功能性项目与产业类项目投资的总体平衡,快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同步布局产业项目,拉开新城框架。在推进宝能商住、银鹭广场、金街国际等服务业项目的同时,加快海螺组团、修正组团、新能源集聚区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步伐,为打造芜湖江北主城区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