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出租 • 产业园区招商 • 企业选址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4000781099转1001

当前位置: 中工招商网 > 资讯首页 > 产经动态 > 高新区江海区:打造“珠西创城” 点燃科技创新激情

高新区江海区:打造“珠西创城” 点燃科技创新激情

发布时间:2015-05-26 来源:南方网 937
  今年初,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由江门高新区管委会下属企业江门市高新技术工业园有限公司(下称“发行人”)发行第二期城投债,发行总额8亿元,主要用于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这预示着,高新区将迎来迅猛发展时期。

  江门市市长邓伟根提出,江门要打造成为珠西新的创新中心,国家级高新区要引领创新的使命。作为江门珠西创新驱动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高新区(含江海区,后同)该如何主动对接,打造珠西创新驱动示范区?

  新定位

  打造珠西创新驱动示范区

  国务院批准江门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已近5年,今天的高新区的定位更加明确。紧扣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区域协同”工作任务,高新区定位于“凸显珠西及粤西的独特区域优势,打造珠西创新驱动示范区”。去年,《中共江门市委江门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出台,首次以红头文件形式明确高新区定位:打造成珠三角西部科技新城。

  高新区主动担当,以“珠西创新驱动示范区”角色主动对接。为发挥出国家级高新区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该区提出“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于高新区来说,创新是灵魂,是核心竞争力所在。”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梁许赞表示,为贯彻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该区反应迅速,去年就出台《江门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战略提升行动纲要》,在全市率先开展科技创新专项行动,提出通过实施“创新提升、创业孵化、全球链接、环境再造”四大工程,落实开展十五项具体工作,全力推动科技创新能力的战略提升;今年该区再次走在各市区前列,抢先发布《江门高新区(江海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实施方案(2014—2020年)》,提出按照“产品研发—孵化器—加速器—高新技术企业”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培育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

  高新区还通过“科技+金融”模式,点燃企业科技创新激情。上周,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江门高新区分中心挂牌,高新区金融、科技、产业融合的对接平台正式搭建起来。实际上,在未挂牌前,该平台未雨绸缪,已先后引入了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和广州股权交易中心等三个区域投融资平台,目前分别有22家、6家、2家江门企业在这三个中心挂牌(注册)。

  “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推进金融公共服务平台、金融服务一条街、产业投资基金等工作,构建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科技金融体系。”梁许赞表示。

  为全方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高新区还通过发行城投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载体、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生活配套和交通配套等方面的投入。“高新区不只是一个工业园区,还是一座宜居宜业现代科技新城。”梁许赞介绍,去年高新区在基础设施投入达19.7亿元,创下历年之最,形成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总投资8.8亿元的科技创新创业园(二、三期)和总建筑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的总部科技园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项目一旦落成,将使高新区真正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产业成长的摇篮。

  新思维

  新常态下新业态推进“电商”发展

  面对江门新一轮发展大潮,高新区推出了崭新的改革蓝图,其中最火的方向当属“电商”。今年以来,该区与中国网库合作打造“江门电商谷”、与阿里巴巴合作打造“江门产业带平台”。上周,高新区还参加了阿里巴巴1688全球货源平台上线合作签约仪式,并与阿里巴巴正式签约共建“江门保税物流中心海关特管区电子商务平台”项目。

  很明显,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高新区选择了当下互联互通的新业态,借助电商卓越的技术、市场和品牌资本,打造以电子商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区。目前,该区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确定为今后三大主打产业之一,依托总部科技园、科技创新创业园、火炬大厦等发展载体,立足优势产业,并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等投资优势,全面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目前,该区已正式启用了江门市跨境电子商务快件分拣清关中心,日处理邮件可达6万件以上,实现了海关、检验检疫“单一窗口”申报和集中查验等一站式服务,年进出口贸易额预计达10亿美元。高新区还鼓励大型物流企业投资建设标准化仓储设施和电子分拨中心,完善物流运输体系,正密切做好高新区公共码头港口物流园、普洛斯物流仓储中心、顺丰速运粤西物流中转中心等项目的招商跟踪工作,积极争取国内六大物流公司等落户布局高新区,使其成为华南地区电商物流的关键节点。力争到2020年,建成立足江门、辐射珠三角、面向境内外的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努力建设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

  “对跨境电商而言,速度是很关键的。”江门网商会会长钟敏波非常看好位于高新区的江门分拣清关中心和保税仓建设,“将会成为高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大优势,应该充分利用,比如可以考虑将分拣清关中心对其他有资质的物流公司放开,引进更多的客户,扩大整个市场。”

  “江门不缺产品,缺的是人才和气氛。”钟敏波认为,现在很多传统产业想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但对如何做电商不熟悉,高新区发展电子商务要在人才培训方面下功夫,花大力气培育大批人才,让他们走进传统企业带动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甚至直接投身电子商务创业大潮中去。

  钟敏波建议,高新区出台政策支持当地企业利用电商发展,比如可以效法外地,由政府选取100家本地企业,并出资把这些企业打包放上电商平台运营,让这些企业能够免费获得“试水”机会,鼓励那些不太熟悉如何做电商的传统产业去尝试。

  新挑战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机遇和挑战并存。在梁许赞看来,高新区目前发展最大的挑战便是如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履行好政府的职能。2013年,高新区江海区两区合署办公,基本理顺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不需要改革”。

  推进改革,重在行动。今年以来,高新区劲吹体制改革新风,先后推进工商管理体制调整,加快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做好环保等事权下放的承接等。其中在简政放权方面,该区在区一级中率先出台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梁许赞表示,接下来将尽快出台职权清单、审批清单和监管清单。“围绕邓市长提出的‘三就’,收费就低不就高、办事就简不就繁、服务就近不就远,我们也破除一切体制、机制上的阻碍,加快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一门式’服务。”

  “今年是改革的落实之年,我们要做全市园区建设的标杆,靠什么?靠的就是各方面的优势,其中很重要的是体制机制优势。我们不但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而且要大张声势、大胆地改革,原则上凡是阻碍了高新区、江海区发展的方方面面,在不违反法规、党纪的情况下,我们都要进行改革。”据介绍,该区成立了区委改革办,全面协调全区改革工作。“前段时期,我给改革办九个方面的改革方向,让他们逐个逐项进行内部推演,去调研,参照别人好的做法,把好的经验学习过来。当然,探索高新区去行政化改革,仍然是我们继续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用高新区去行政化理念,打破行政区思维模式束缚,推进办文办会等政务工作流程再造。强化大部门职责,加强部门自身建设。探索PPP融资模式的投融资改革,推动国有大资产整合增值。”

  对高新区来说,还有一个大挑战,就是尽快解决经济发展中土地节约集约水平低的问题。今年两会以来,邓伟根在各个场合反复强调,要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为此,该区今年特别制定了闲置土地处置工作方案,并成立了以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江海区区长周惠红为组长的江门高新区、江海区闲置土地调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闲置资源的盘活力度,提出盘活存量土地、整理储备土地和盘活闲置厂房。第一季度,全区闲置土地清理取得重要突破,开发利用闲置工业用地320.15亩。

  新思考

  高新区如何加速腾飞?

  国务院批准江门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近5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外界对这个“国字号”招牌的期望还有距离。高新区该如何找准切入点,加速腾飞?

  江门民建副主委、五邑大学研究生处处长王建生认为,江门很多企业都是加工企业,迫切需要升级换代,把“制造”变成“智造”,政府最需要做的就是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创意平台、创新团队,通过自己组建或引进一些团队,为企业的创新需求提供支持。“高新区要在创新驱动方面有突破,也需要做这方面的工作。”王建生表示,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对中小微企业起作用,因为很多中小微企业并没有能力自己做科技研发,政府搭建的公共服务平台、创意平台能给这些企业提供现成的研发技术和人才支撑,有助于提升整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和氛围。

  创新驱动需要有高端科技人才做支撑。高新区虽然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吸引人才聚集,但仍需在“环境”打造上下功夫。因为,如果说,佛山高新区是通过产业集聚,成功实现产业园区与城市功能区共融,那么,与佛山高新区相比,江门高新区还处在城市建设努力追赶产业发展水平的阶段。近年来,许多有关江门高新区的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焦点都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两会期间,民建江门市委员会就提出了《促进高新区产城融合打造现代科技新城》(以下简称《提案》)的提案,建议江门市政府对高新区、江海区的建设给予实质性的财力支持。

  “高新区应借鉴佛山市创意产业城的成功经验,走产业与商住共同发展之路。”《提案》提出,应大力提升江海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围绕城轨站场周边地区开发,全力开展府西小区建设,打造高新和江海两区融合后的新城市商务中心,树立城市新区形象,使园区由工业城开发向城市综合区建设转变。加快南调蓄湖周边地区绿色光源研发中心规划建设。加快南调蓄湖周边地区高科技研发中心开发,打造以南调蓄湖为核心的高新园区总部经济圈,提升高新区的产、学、研服务水平。

  专访

  高新区作为江门“一区六园”重要组成部分,是江门实施珠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重要的载体。我们的定位是要做全市园区建设的标杆,起到龙头作用。

  江门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江海区委书记梁许赞:

  打造标杆最重要是做好“高”与“新”

  作为“非常6+1”中最特别的“1”,在新一轮大发展中,高新区有怎样的思考?南方日报与梁许赞展开了面对面的思维碰撞。他表示,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推进珠西战略的部署安排,高新区要作江门“一区六园”的标杆、龙头,最重要就是做好“高”与“新”。

  定位为全市园区建设标杆、龙头

  南方日报:在“非常6+1”中,高新区如何定位自己的新角色?为打造好这个新角色制定了怎样的新措施?

  梁许赞:高新区作为江门“一区六园”重要组成部分,是江门实施珠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重要的载体。我们的定位是要做全市园区建设的标杆,起到龙头作用。如何做好标杆?科技创新就是工作核心,是主要着眼点。从2011年开始,高新区就提出打造“珠西现代科技新城”的定位,2013年江海区、高新区合署办公后,提出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三大主要发展任务,与市委、市政府“打造三心,打开三门”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认为,高新区在江门“一区六园”的格局中,要承担更重要的任务,最重要就是做好“高”与“新”。我们出台了《高新区科技创新“五个一”行动方案》和《江门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战略提升行动纲要》,出台了一系列引进人才奖励措施,力求做到在江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最大、奖励最多、吸引力最大,吸引创新型人才聚集。2013年下半年,定下了“以五年建设100万平方米孵化器”目标,力争年内完成建设30万平方米,打造成为创客载体,让有干劲的创业者能马上进去发展。近期,我们还对机关事业单位的聘用机制进行了创新,因为园区建设需要高端人才,公务员、事业编制对这些人才没有吸引力,我们就尝试以市场价招聘高级雇员,吸纳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投身国家级高新区建设。

  抓住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业态

  南方日报:您提到“新”,我们留意到去年底以来,高新区新业态招商势头十分“猛”,接下来是否要准备在这方面发力?

  梁许赞:是的。“新”就是要抓住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业态。我们抓住了发展电子商务的机遇,先后引入了中国网库和阿里巴巴,分别打造中国网库在江门的“电商谷”和阿里巴巴·江门产业带。目前,我们正式启用了江门市跨境电子商务快件分拣清关中心,实现海关、检验检疫“单一窗口”申报和集中查验等一站式服务,日处理邮件可达6万件以上,年进出口贸易额预计达10亿美元。目前分拣清关中心有4条清关分拣线,准备增至6条。我们还准备将闲置多年的原高路华厂房盘活,把两个电商项目都放进去,形成以电子商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区,在里面建设8条清关分拣线,进而将高新区打造成为全省的清关分拣枢纽,打造成为珠西物流龙头。

  要做科技新城打造珠西创城

  南方日报:刚刚提到的是打造高新区的“新”,对打造高新区的“高”又有何计划?

  梁许赞:高新区是要做科技新城、珠西创城,打造珠西现代科技新城。在硬件打造方面,原来江海区还是城郊结合部,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几年交通大会战,我们辖区有24个交通道路项目,全长61.33公里,总投入89.3亿元。除了基础设施硬件的提升之外,软件也要提升。根据市长邓伟根提出的“收费就低不就高、办事就简不就繁、服务就近不就远”要求,我们将整合管理资源,腾出人力资源和行政资源为企业和市民服务,把高新区管委会所在地打造成综合服务中心,提供人才服务、创新服务等。

  目前,我们吸收了国内先进高新区的经验,探索高新区去行政化改革,推进办文办会等政务工作流程再造,腾出更多的精力抓落实。为落实江门市委书记毛荣楷提出的着眼于省委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我们也在努力做好“五个对接”,主动对接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发展部署和工作思路,特别是落实“珠西战略”;主动对接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主动对接珠三角和珠江西岸有机融合的交通网络建设;主动对接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重大项目的布局和建设;主动对接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自贸区。接下来,江门市国家高新区还将深化与广东自贸区、佛山高新区各方面的对接。

  此外,科技、金融、产业结合是高新区最大的亮点,得到了中央和省的肯定,已经把我们纳入科技与金融结合示范区。2013年,广东省国家级高新区科技与金融结合推进会就在江门高新区召开。我们抓住科技和金融的有机结合,在高新区建立起全省首个园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我们还是全省第一个发城投债成功的地方。日前,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江门高新区分中心挂牌,并正式启动业务。

  一句话,高新区的“高”和“新”都是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的。

返回列表

分享到: